ps.好像是2009年金馬影展的片,為了把部落格做些區隔,就把這篇拿到這裡放
以下是戲文
尋找希微亞,沒找到 等待果陀,果陀也沒來
年過三十的失業男,實在沒什麼影展趕場拜拜的想頭了。玨玨找
人一起合買影展票,拿著簡介實在不知如何挑片,認識的大師差
不多全成了歷史了,還是八零年代的世紀十大名導呢──楚浮、
史丹利.庫柏利克、呂克貝松......。這說明了什麼,不過是逝去的
青春、自詡是文藝青年的陳舊記憶。呵呵呵
能依賴的僅有簡介了。
「尋找希微亞」。劇照.....女角彷彿帶著回到狂熱看電影的年代。
「大城小愛,男人回到城市,尋找數年前曾經相遇的女人希薇亞。
光影流轉,他在一名又一名女子身上,看到希薇亞的影子。希薇
亞可能是所有女人,所有女人也可能是希薇亞。他思考,他回憶
,他追逐與凝視。一部視覺的純愛電影,鏡頭語言緩慢而詩意,
隨意裁剪生活片段而自成故事,在城市中壯大的漫遊,每個角落
,都可能邂逅愛情。」
好熟悉的意境啊,就是這一部了。還多了日式的「純愛」意象呢。
忘了法式愛情片是什麼樣子了。看著看著,記憶中楚浮、侯麥的
愛情電影卻隱約的浮現。光影流轉是簡介中恰當的描述與伏筆。
影像風格是法式的,簡潔、流暢、優美、氣質的。同時是深感作
者(導演)無法自拔的耽溺──我已無法感動與深究了,現在。
「鏡頭語言緩慢而詩意」是的,必需耐著性子溶入作者的耽溺。
「隨意裁剪生活片段」這是一個不能在簡單的劇本,比等待果陀
還簡潔,同時也是沈悶。「在城市中壯大的漫遊,每個角落
,都可能邂逅愛情。」在城市漫遊誠然,但邂逅可能的愛情卻是
文案自己瞎掰的吧,哈哈。
女主角選得好,青春的記憶需要有這樣的臉龐。我想起了「地下
鐵」的伊沙貝,「玻璃玫瑰」的茱莉。頓時,我在記憶中尋找伊
沙貝,一起觀影的大學生也許數年後也在尋找希微亞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