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大分.塔馬荷 布農抗日雙城記》讀後

大水窟駐在所遺址,由此向西拉荷阿雷一家曾由此徒步到集集...當時應該走的是部落連絡道或清八通關古道



作者楊南郡(1931年-),作家,大日本帝國台南州龍崎庄人,1955年台大外文系畢業。(擷自維基百科)



長期關注古道登山的朋友一定很清楚,楊南郡先生長期在台灣山岳的古道踏查上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且成果是整體的而全面的,從踏查成果、日治史料的翻譯、以及台灣山岳的拓荒等。這本書是作者積數十年之功力從研究領域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八通關古道調查中蕃衍而出的一段故事,可說是其數十年研究開枝散葉結果的收成。



2007年玉管處曾出過一本《最後的拉比勇》,南天在去年重新排版發行,即是本書。



由於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古道與布農族最後歸順蕃的真實故事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著名的大分事件之前因後果。因此作者爬梳許多史料加上田野訪問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此事件獨力成書。這種語氣的書自史景遷一些中文版的書出版後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其內容的精彩度並切入台灣的歷史,使得台灣人在讀完這本雙城記之後仍會感到內心澎湃,對歷史低迴不已。對我來說,《胡若望的疑問》僅是一則逸事,雙城記就發生在台灣。


這本書的內容在八通關古道的東段與西段的調查報告中,已現雛形。同時對登山、古道踏查及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強烈建議先看過兩本西段與東段的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再看雙城記,會獲致很清晰而完整的地理、歷史概念。


這兩本調查報告的重要性,在於透過文獻、踏查、訪查等方式根本釐清了歷史及岳界的一個疑點:清代八通古道與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古道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徑,路線僅在八通關與大水窟有交集。並完整呈現初期台灣東西部交通史最大最重要的一塊歷史的拼圖。


調查報告從清代開路伊始,直到日治八通關越嶺道的修築原由、過程。其中東段調查報告的第五章「布農族的遷移與抗日」一章,即是雙城記的故事的雛形。



雙城記的故事精彩不僅在於是真人真事的歷史,故事中包含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素如叛變、復仇、失意、歸順等,就使得故事充滿了懸疑,高潮迭起精彩萬分。故事的場域很廣,大致是今天中央山脈山區的南段 ,北起自丹大南至南橫的荖濃溪及新武路溪流域。


八通關古道的主要部分在玉山國家公園的轄區內,由於政府對山地旅遊的漠視,使得一條極具特色的路線並沒有相應地得到注目。同時要提到的是作者所影響下的台灣山岳的學術性登山拓荒,雖然獲至重大的成果,同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延續,這是非常可惜的。有空會再談談這兩個文章狗尾。



有整理一些楊南郡的書目,有興趣的請移駕http://www.wretch.cc/blog/parasha/1576558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