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5月27日 星期五

尋找希微亞,沒找到

ps.好像是2009年金馬影展的片,為了把部落格做些區隔,就把這篇拿到這裡放

以下是戲文 
 

尋找希微亞,沒找到  等待果陀,果陀也沒來

年過三十的失業男,實在沒什麼影展趕場拜拜的想頭了。玨玨找
人一起合買影展票,拿著簡介實在不知如何挑片,認識的大師差
不多全成了歷史了,還是八零年代的世紀十大名導呢──楚浮、
史丹利.庫柏利克、呂克貝松......。這說明了什麼,不過是逝去的
青春、自詡是文藝青年的陳舊記憶。呵呵呵

能依賴的僅有簡介了。

「尋找希微亞」。劇照.....女角彷彿帶著回到狂熱看電影的年代。

「大城小愛,男人回到城市,尋找數年前曾經相遇的女人希薇亞。
光影流轉,他在一名又一名女子身上,看到希薇亞的影子。希薇
亞可能是所有女人,所有女人也可能是希薇亞。他思考,他回憶
,他追逐與凝視。一部視覺的純愛電影,鏡頭語言緩慢而詩意,
隨意裁剪生活片段而自成故事,在城市中壯大的漫遊,每個角落
,都可能邂逅愛情。」

好熟悉的意境啊,就是這一部了。還多了日式的「純愛」意象呢。

忘了法式愛情片是什麼樣子了。看著看著,記憶中楚浮、侯麥的
愛情電影卻隱約的浮現。光影流轉是簡介中恰當的描述與伏筆。
影像風格是法式的,簡潔、流暢、優美、氣質的。同時是深感作
者(導演)無法自拔的耽溺──我已無法感動與深究了,現在。
「鏡頭語言緩慢而詩意」是的,必需耐著性子溶入作者的耽溺。
「隨意裁剪生活片段」這是一個不能在簡單的劇本,比等待果陀
還簡潔,同時也是沈悶。「在城市中壯大的漫遊,每個角落
,都可能邂逅愛情。」在城市漫遊誠然,但邂逅可能的愛情卻是
文案自己瞎掰的吧,哈哈。

女主角選得好,青春的記憶需要有這樣的臉龐。我想起了「地下
鐵」的伊沙貝,「玻璃玫瑰」的茱莉。頓時,我在記憶中尋找伊
沙貝,一起觀影的大學生也許數年後也在尋找希微亞吧。

2011年5月18日 星期三

MV是什麼....以梁靜茹的 情歌 MV 為例

維基百科在描述 MTV(音樂影片)這個條目的起源追溯到石器時代的史克里雅賓,做學問的嚴肅與消費文化的無所謂邏輯真是反差無限大.....


在1910年,亞歷山大·史克里亞賓為了歌劇和一種叫做「Light Organ」的音樂器材,寫了一首交響曲《普羅米修士-火焰之詩》。



80年代的MV其實存在著一些異議,但如今MV想拍成什麼樣子變得百花奇放,倒成了新銳導演的創意試驗場,拍什麼都行,流行音樂的商業邏輯是能造成話題就行,王菲的MV一個人晃來晃去照樣大賣。


雖說怎麼拍都行,但逐漸地也形成一些類型,例如梁靜茹的《情歌》MV就是一個完整的故事。先來看一下歌詞:




情歌

 詞:陳沒 曲:伍冠諺

時光是琥珀 淚一滴滴 被反鎖
情書在不朽 也磨成沙漏

青春的上游 白雲飛走 蒼狗與海鷗
閃過的念頭 潺潺的溜走
命運好幽默 讓愛的人都沉默
一整個宇宙 換一顆紅豆

回憶如困獸 寂寞太久 而漸漸溫柔
放開了拳頭 反而更自由

慢動作 繾綣膠卷 重播默片 定格一瞬間

我們在告別的演唱會 說好不再見
你寫給我 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十指緊扣 默寫前奏
可是那然後呢
還好我有 我這一首情歌
輕輕的輕輕哼著 哭著笑著
我的 天長地久

命運好幽默 讓愛的人都沉默
一整個宇宙 換一顆紅豆

回憶如困獸 寂寞太久 而漸漸溫柔
放開了拳頭 反而更自由

長鏡頭 越拉越遠 越來越遠 事隔好幾年
我們在懷念的演唱會 禮貌地吻別

你寫給我 我的第一首歌
你和我十指緊扣 默寫前奏
可是那然後呢
還好我有 我這一首情歌
輕輕的輕輕哼著 哭著笑著
我的 天長地久

陪我唱歌 清唱你的情歌
捨不得 短短副歌
心還熱著 也該告一段落
還好我有 我下一首情歌
生命宛如 靜靜的 相擁的河
永遠 天長地久



歌詞本身僅是一股回憶思念的情緒,導演將之敷衍成一段有關青春愛情的故事,配上翁滋蔓大大的眼睛,與悽惻的曲調很難不令人動容。


不過我比較不解的是為何硬要插入梁靜茹對嘴唱歌的鏡頭,這種類型幾乎是MV的慣例,除了顯明是唱者外,大大地斵喪MV的主體趣味。


而這種類型在梁靜茹的許多MV是屢見不鮮的。看久了一直浮現溫文德斯的電影《欲望之翼》裡頭遊走人間的天使,電影是沒看懂,但MV顯然是好聽即可,是什麼也不是那麼重要。


梁靜茹這種天使遊走人間的MV還真不少,例如:《如果有一天》、《勇氣》等等。尤其是《勇氣》還有對白,....效果其實還蠻幽默的。






無論如何,MV的功用大抵還是爽就好,上KTV大家會計較帶子是不是正版MV,比較順眼,不會想唱你歌我歌的比基尼女郎走來走去,至於內容....唱過聽過就算了。

荀子 勸學

文章引自翰典,以梁啟雄的《荀子柬釋》校對。

前一陣子教育部倡議高中生的中國文化基本教材必選,引起了不少爭議。私下以為孟子還可以看一看,高中生沒有哲學訓練,硬K學庸也沒什麼用。至於語錄式的論語除了典故的攝取外,實在沒什麼用處。

荀子的文章的章法邏輯謹嚴,從勸學就可概見,就讀古文的好處來說,比四書好多了。

以下是正文及一些註記(黑體)


荀子 勸學

君子曰:學不可以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冰、水為之,而寒於水。木直中繩,輮以為輪,其曲中規,雖有槁暴,不復挺者,輮使之然也。故木受繩則直,金就礪則利,君子博學而日參省乎己,則知明而行無過矣。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臨深谿,不知地之厚也;不聞先王之遺言,不知學問之大也。干、越、夷、貉之子,生而同聲,長而異俗,教使之然也。詩曰:「嗟爾君子,無恒安息。靖共爾位,好是正直。神之聽之,介爾景福。」神莫大於化道,福莫長於無禍。

PS.這兩段並沒有性惡的主張

吾嘗終日而思矣,不如須臾之所學也。吾嘗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見也。登高而招,臂非加長也,而見者遠;順風而呼,聲非加疾也,而聞者彰。假輿馬者,非利足也,而致千里;假舟檝者,非能水也,而絕江河。君子生非異也,善假於物也。


南方有鳥焉,名曰蒙鳩,以羽為巢,而編之以髮,繫之葦苕,風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繫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莖長四寸,生於高山之上,而臨百仞之淵,木莖非能長也,所立者然也。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與之俱黑。蘭槐之根是為芷,其漸之滫,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質非不美也,所漸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擇鄉,遊必就士,所以防邪辟而近中正也。


物類之起,必有所始。榮辱之來,必象其德。肉腐出蟲,魚枯生蠹。怠慢忘身,禍災乃作。強自取柱,柔自取束。邪穢在身,怨之所構。施薪若一,火就燥也,平地若一,水就溼也。草木疇生,禽獸群居,物各從其類也。是故質的張,而弓矢至焉;林木茂,而斧斤至焉;樹成蔭,而眾鳥息焉。醯酸,而蜹聚焉。故言有招禍也,行有招辱也,君子慎其所立乎!


積土成山,風雨興焉;積水成淵,蛟龍生焉;積善成德,而神明自得,聖心備焉。故不積蹞步,無以致千里;不積小流,無以成江海。騏驥一躍,不能十步;駑馬十駕,功在不舍。鍥而舍之,朽木不折;鍥而不舍,金石可鏤。螾無爪牙之利,筋骨之強,上食埃土,下飲黃泉,用心一也。蟹八跪而二螯,非蛇蟺之穴,無可寄託者,用心躁也。是故無冥冥之志者,無昭昭之明;無惛惛之事者,無赫赫之功。行衢道者不至,事兩君者不容。目不能兩視而明,耳不能兩聽而聰。螣蛇無足而飛,梧鼠五技而窮。詩曰:「尸鳩在桑,其子七兮。淑人君子,其儀一兮。其儀一兮,心如結兮。」故君子結於一也。


昔者瓠巴鼓瑟,而流魚出聽;伯牙鼓琴,而六馬仰秣。故聲無小而不聞,行無隱而不形。玉在山而草木潤,淵生珠而崖不枯。為善不積邪,安有不聞者乎!



學惡乎始?惡乎終?曰:其數則始乎誦經,終乎讀禮;其義則始乎為士,終乎為聖人。真積力久則入。學至乎沒而後止也。故學數有終,若其義則不可須臾舍也。為之人也,舍之禽獸也。故書者、政事之紀也;詩者、中聲之所止也;禮者、法之大分,類之綱紀也。故學至乎禮而止矣。夫是之謂道德之極。禮之敬文也,樂之中和也,詩書之博也,春秋之微也,在天地之間者畢矣。

Ps.當時所學的科目....及學習的哲學意義:始為士終為聖人

君子之學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四體,形乎動靜。端而言,蝡而動,一可以為法則。小人之學也,入乎耳,出乎口;口耳之間,則四寸耳,曷足以美七尺之軀哉!古之學者為己,今之學者為人。君子之學也,以美其身;小人之學也,以為禽犢。故不問而告謂之傲,問一而告二謂之囋。傲、非也,囋、非也;君子如嚮矣。


學莫便乎近其人。禮樂法而不說,詩書故而不切,春秋約而不速。方其人之習君子之說,則尊以徧矣,周於世矣。故曰:學莫便乎近其人。



學之經莫速乎好其人,隆禮次之。上不能好其人,下不能隆禮,安特將學雜志,順詩書而已耳。則末世窮年,不免為陋儒而已。將原先王,本仁義,則禮正其經緯蹊徑也。若挈裘領,詘五指而頓之,順者不可勝數也。不道禮憲,以詩書為之,譬之猶以指測河也,以戈舂黍也,以錐飡壺也,不可以得之矣。故隆禮,雖未明,法士也;不隆禮,雖察辯,散儒也。


問楛者,勿告也;告楛者,勿問也;說楛者,勿聽也。有爭氣者,勿與辯也。故必由其道至,然後接之;非其道則避之。故禮恭,而後可與言道之方;辭順,而後可與言道之理;色從而後可與言道之致。故未可與言而言,謂之傲;可與言而不言,謂之隱;不觀氣色而言,謂之瞽。故君子不傲、不隱、不瞽,謹順其身。詩曰:「匪交匪舒,天子所予。」此之謂也。



百發失一,不足謂善射;千里蹞步不至,不足謂善御;倫類不通,仁義不一,不足謂善學。學也者,固學一之也。一出焉,一入焉,涂巷之人也;其善者少,不善者多,桀紂盜跖也;全之盡之,然後學者也。



君子知夫不全不粹之不足以為美也,故誦數以貫之,思索以通之,為其人以處之,除其害者以持養之。使目非是無欲見也,使口非是無欲言也,使心非是無欲慮也。及至其致好之也,目好之五色,耳好之五聲,口好之五味,心利之有天下。是故權利不能傾也,群眾不能移也,天下不能蕩也。生乎由是,死乎由是,夫是之謂德操。德操然後能定,能定然後能應。能定能應,夫是之謂成人。天見其明,地見其光,君子貴其全也。

2011年5月10日 星期二

也看水荒.....行政部門的缺水抗旱邏輯

據新聞報導指出,現在遇到七年以來最嚴重的水荒,昨日新北市市長朱立倫表示:翡翠水庫全力支援板新。諸多報導顯示再不下雨水荒正在擴大。回顧這兩周針對水荒對策的新聞,稍為一剖析卻可發現政府短視近利的水利政策及治標不台本的行政邏輯,甚至牽動整體的環境議題。


相關的學者提出解決水荒的見解:


石門淤積 中大教授:上游速建高台水庫

【聯合報╱記者楊德宜/中壢報導】 2011.05.11 03:22 am


石門水庫淤積、乾涸,中央大學土木系教授吳瑞賢說,政府應儘快在石門水庫上遊興建高台水庫。

吳瑞賢說,近年來極端氣候現象頻仍,極端豪雨沖刷集水區土壤,導致水庫嚴重淤積,民國93年艾利颱風、98年莫拉克颱風造成石門水庫、曾文水庫及南化水庫淤積1.53億立方公尺,嚴重影響水庫所在地區供水能力。

吳瑞賢說,20年前水利署就要做高台水庫,可行性評估早就完成,卻不了了之,如果要有效解決水庫淤積問題,應儘快興建高台水庫,新水庫興建後,可攔水及沙石,可延長石門水庫壽命。

北區水資源局副局長簡昭群說,當初水利署規畫的高台水庫,但環保團體反對,幾乎無望,目前石門水庫每年清淤100萬立方公尺,為延續石門水庫壽命,目前寄望即將完工的繞庫排沙工程,期待有效解決淤積問題。




看起來似乎是未雨綢繆,輕輕一點即覺得邏輯很荒謬。試問高台水庫也淤了,再來水庫可以蓋在哪裡?再回顧前兩周的相關新聞,恍然大悟原來水庫是可以清淤的。請看下則新聞:




清淤事倍功半 急救刻不容緩
2011-04-26 中國時報 【陳易志/特稿】
 白河水庫清淤一年預計挖出廿萬噸土方,得到四十萬噸水源,清淤經費須花費兩千萬元,換算一噸水約五十元,但那是在無風無雨狀態下的淨收益,颱風來襲,上游集水區土方被沖進庫底,一切清淤將白費力氣,有待再找出新的對策,才是長遠之計。

 每年颱風季節豪雨期間,白河水庫總是第一個撐不住先洩洪的水庫,咎其因,嚴重淤積造成蓄水量銳減,遇雨即洩,讓得來不易的水源,成為下游釀災的禍源,屢屢招致詬病。

 白河水庫當成農業灌溉之用,嫌功能不足,汛期當成防洪用途,更叫人不敢領教,這樣漏水連連的水庫,虛有其表,根本不具備起碼的蓄水功能,興建之初,只因一時財力短絀,而不限制開墾,眼光之短淺,叫人興嘆。

 集水區徵收土地目的是防堵濫墾,事實上,即使徵收都不見得能夠約束任意開發的行為,更何況,在毫無法令限制之下,只能動用口頭勸導,那簡直有如「狗吠火車」,白河水庫早就注定將是座「短命水庫」。

 白河水庫好像是名慢性病患,十數年來天天吊點滴,水域裡面的抽砂清淤沒一天斷過,可是一到雨季,一整年清出來的淤砂,可能一天就全部抵消掉,有如把錢擲入水底,毫無效益可言。

 水庫的主管機關水利署,專家多如過江之鯽,整治水庫該不會只有挖掘土方一途吧?是到了想一套新辦法的時候了。



令我不解政府的一些邏輯是不去解決水荒的問題,而解決問題的方法是製造一個未來得解決的問題。這種邏輯與核能政策有令人訝異的相似,恐嚇人民會沒電用,然後用一個更大的恐懼籠罩著人民。而事實只有一個,就是解決眼前的問題,追求一時的經濟成長,至於以後的問題誰買單,以後再說。所以政府解決水資源與能源問題,就不考慮核廢料的問題與成本和處理水庫問題的成本。

而下一則回顧的舊聞更是令人驚訝的感悟....



放空挖乾淨 評估水庫「活化」

【聯合報╱記者朱婉寧/台北報導】 2011.05.08 03:19 am


記者修瑞瑩/攝影
經濟部水利署長楊偉甫昨天表示,南部有許多老舊農業水庫,目前水利署已在評估是否要全面活化。

楊偉甫說,水利署已針對台南的白河水庫進行清淤,但成效很慢,主因是水庫還在使用中,清淤比較困難,根治之道就是將水庫活化,才能重啟水庫生命。

不過,楊偉甫指出,活化的工程非常浩大,首先必須將水庫完全放空,再把它「挖乾淨」,工程至少必須進行一、二年,附近的農業灌溉在活化期間必須完全暫停。

楊偉甫表示,根據估算,光活化一座白河水庫,所需經費可能高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元。加上活化期間,周邊農業活動必須暫停,必須安排補償等機制,這些都必須與農委會研議,因此目前尚未決定是否進行全面活化的工程。




如果合併「朱立倫:翡翠水庫全力支援板新 」的新聞來看,證明水庫可以透過「於空挖淨」來清淤活,但為什麼很難做到呢繼續蓋水庫呢?其實就是前述政府的施政邏輯在作祟了。具體的講,在中南部長久以來政府並沒有建立水資源的分配支援系統,或者有而不是很完善到夠支應一個水庫的清淤活化工程。

另外,眾所皆知的是水公司的供水系統漏水率一直未能改善或妥善,綜合上述的論點來看,當然有正當的理由我們反對高台水庫、美濃水庫的興建並同時解決水荒的問題。




再者拉長歷史來看,日本人的嘉南大圳計畫有效地利用提高嘉南平原的蔗糖稻米產量,對照國民政府以來的水資源與能源政策,實在沒有什麼恢宏有遠見的計畫,就是一堆破銅爛鐵罷了。

2011年5月9日 星期一

文化觀察──從關雲娣的悼念文章談起

最近有一則新聞,是考試院長關中的女兒在中國上海跳樓自殺,新聞做得很大,很多名人也寫了悼念文章。這種文化自古到現在皆然,若不是當官做生意或者是做學問,一般老百姓是沒有這種文化的。


從文化的角度來觀察,這類文章卻是中文文化的重要成份,別忘了國中高中大家可念了不少的祭文。看了新聞的一些文章,才驚覺用一種現在的眼光去理解這些文章的文化意含,是可以溝通古今,以前讀的古代祭文就不再是死了的學問了。



先來看趙少康在蘋果日報寫的文章:


安慰關中

2011年 05月06日 前天中午正和朋友在吃午飯,突然接到電話告知:「關中的女兒在上海墜樓」,「真的嗎?」「你確定嗎?」一時之間,實在難以相信,可以想見關中在接到消息時的震驚。


也不過在上星期二晚上,我們才和關中夫婦一起晚餐,那是因為台北市議會議長吳碧珠當年和我都是議會十人質詢小組的一員,阿珠念舊,每年都會找一、二天和老同事聚聚,當天出席的有郁慕明、劉樹錚、潘維剛、蔣乃辛、謝英美、吳碧珠和我,英美帶她的北市議員女兒闕玫莎參加,阿珠同時也邀請了當年的國民黨台北市黨部主委關中和副主委陳烱松,還有另外幾位朋友,席間大家回顧往事,談笑風生,飯後輪流唱卡拉OK,關中點唱的歌都是伴唱帶目錄找不到的,因為都太新了,他被點名唱最後一曲,記得他說:「花博辦得這麼成功,我們一起唱『你是我的花朵』吧!」闕玫莎還在關中的歌聲中帶領大家跳花博舞,當時大家心情都好,怎麼想得到,一星期之後,他們夫婦就得面對這樣冰冷的事實,除了感嘆人生無常,似幻似影,還能說些什麼?


甜蜜回憶頓成痛苦


去年關中在泰國普吉島嫁女兒,一方面因風光美麗,一方面可能也是礙於職務,乾脆在海外小島辦喜事,我事後聽說他哭倒在婚禮現場,鐵漢柔情,引發朋友間的討論,後來我問他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他說婚宴中大家都喝了一點酒,飯後他和女兒跳第一支舞,女兒在爸爸耳邊深情的說:「爸爸,我雖然嫁人了,但將來不管我到哪裡,都會永遠愛你。」這下關中再也忍耐不住,淚崩不已,這時有人把麥克風放在他嘴邊,於是他嚎啕大哭的聲音,轟動全場,朋友扶他回房休息,第二天清晨,他到親友吃早飯的餐廳致意,現場爆起如雷掌聲,有從美國前去參加婚禮的朋友打趣他說:「我們千里迢迢跋涉,婚禮原本也就是婚禮,正感覺無聊,看到你聲淚俱下精采表演,真是不虛此行值回票價。」這些是多麼美好甜蜜回憶,如今追憶起來,又是多麼痛苦?

陳文茜當立委的時候,有一天關中託我轉給她一封工整的親筆信,關中說女兒雲娣很崇拜文茜,希望能有一段時間做文茜的助理,文茜說她兩周前去南京做節目,雲娣還特別從上海趕到南京陪她遊秦淮河,文茜過去辦公室的同事昨天哭了一天,想起來就難過。


讓時間治療喪女痛

父母對子女的愛,是無窮無盡的,尤其父親對女兒的感情,更是特別,關中說「女兒在外面奮鬥累了,我要把她接回來好好休息」,聽了會讓所有有女兒的爸爸動容。

我是最不會安慰人,人世間很多的苦楚與不幸,也不是安慰就能減少一分一毫的,大悲無淚,只有讓時間來治療,我們一面責怪老天的無情與不仁,一面又祈求上蒼的眷顧與祝福,做為朋友,現在能做的只有為他一家祈禱。

.....................................................................................



其主旨是安慰老友,中規中矩的細述往事。有點像祭十二郎文,文章平實情意真摯,老朋友不需用華麗的辭藻客套。


雖然現在的祭文不用講究華麗的辭藻,但從文章的主旨,還是可以觀察出雙方的交情,以及應酬的情況。從實用性來看也可以辨別文章的優劣。


再來看另一篇:


給天上的Wendy(陳文茜)

2011年 05月07日 親愛的Wendy:
從27樓陽台墜下時,妳恐懼嗎?體內的酒精或許幫助妳誤以為這只是一場夢、或一齣妳尚未完成電影的最終片段。妳一直是一個情感充沛的女孩,我不相信妳會捨得丟下最愛的父親、剛出生的女兒。從27樓墜下時,妳臉上應是含著淚水吧?在最後短短數秒瞬間向一生最愛的父親道別,也向妳來不及付出的女兒吶喊遺憾。


妳倒下了,從一個靠近天堂的高樓墜下。妳的父親此時已不是人們熟悉的鐵漢「關老爺」;當他再見妳時,淚崩、號啕、跪曲……。殯儀館縫合妳墜樓崩裂的傷口;疤痕寫在妳的臉上;世間與離開,原來只有這麼一線疤痕之隔。禮儀師為妳化上妝,拭去臉上的淚水,使親人無法讀出妳離去時,到底帶著多少遺憾。
親愛的Wendy,我第一次見妳時,妳有點害羞。進我的辦公室前,先在外頭逗留了一會兒;沒多久,妳告訴我妳人生電影夢,「當下女,也心甘情願。」我看著眼前家世頂尖的美麗女孩,穿著一條破爛牛仔褲,身上沒有名牌。說談妳為了追求自我實現,媽媽斷了金援,開始打工,拖地、端盤的人生時;那一片刻,我注意妳把長長的秀髮往後攬於一邊,好似人生換了跑道,沒什麼好悔恨。妳告訴我,不希望因為爸爸關中的請託而聘用妳;Wendy,我從未告訴妳,當妳走入我辦公室,說著電影夢,不自覺地脫光了腳盤腿和我說話時,我已知道自己該交付予妳什麼樣的任務。那個片刻,我看著妳,好像看到年輕的自己,妳正是自己筆下書寫的矛盾綜合體,「小姐的身世,下女的命」;坐在我眼前的是一個為了自己的理想,不計代價勇敢追夢的好女孩。

Wendy妳突然走了,留下未完成的一切。這幾天夜裡我時常想起妳在我溫州街老家,竹籬笆旁光腳與朋友聊天的模樣。有時大伙從對街叫滷肉飯、燙青菜、黑白切,妳總扒飯扒得特別快;問妳為什麼?妳回當年打工養成的習慣,好等大伙吃完,趕緊端進廚房洗盤。雖然管家堅持搶走妳手中油漬的碗盤,我望著妳在廚房直挺美麗的背影,那一刻我為關中養出這麼一個女兒驕傲。


關父發言令人動容

在一場無人能意料的事件中,妳結束了短短34年的生命。妳的父親是一生最了解妳的人,妳繼承了他的倔強、氣魄、與豐富的感情,離開台灣奔向上海探望妳時,他哭腫了眼,並說了一段只有了解妳的人,才理解的話,「她奮鬥了那麼多年,想休息了,……我把她接回來好好休息。」Wendy妳父親的話,讓我流淚。為了追求電影夢,妳吃盡一切苦頭。而這一路,妳一方面必須向母親證明妳的選擇沒有錯,一路不低頭伸手向家裡要錢;有一段時日,甚至到了三餐不繼。在中國大陸,妳和後來的丈夫,合組製片公司拍廣告短片,妳也從不打著父親名號。今年初妳的丈夫為NOKIA拍了一支廣告,代言人賴聲川,他只告訴賴聲川自己是賴的戲迷,太太也是台灣人;丈人在台灣有點名氣。兩人合作一個月,賴聲川對我誇口妳丈夫細心敬業,但壓根沒想到此人即為關中的女婿。

2004年妳看著台灣一大部分人,包括妳父親及我都十分消沉。妳怕爸爸得憂鬱症,形容父親成天不語,看報時手是抖的。妳怕我老來孤獨,還推薦一個海南發跡到北京有四合院的富商寫信給我,「文茜,沒人敢娶妳,我就娶妳。」妳的堅強、勇敢與纖細,組合成一段富裕與窮困、短暫卻精采的人生。

深愛妳的母親知曉妳不是自殺而是意外墜樓,竟感激含淚地說:「這樣好,至少不是自殺,她可得到上帝的允諾上天堂。」

父母不忍將妳火化,他們至今無法接受,只奢望這一切是妳編導的短片。整理妳的遺物,我們共同的好友阿郁發現妳已訂了今年坎城影展的機票;Wendy,多麼希望在坎城那個專事超現實的影展中,我們可以再相遇;正如妳我初見,妳既嬌羞又熱情,妳握住我的手,再度給我一個輕柔細語的擁抱。

.....................................................................................


因為死者是年輕人,所以文章多寄託英才早逝之意。文末巧妙地連結雙方情感的真摯面,表示並非言溢乎辭。



若說到這類高明的文章,上通哲理,下慰生者,揭示死者啟發普遍性的倫理意義最是上乘。昨天適逢母親節,蘋果日報今天的社論把時間考慮進去,真是神來一筆的好文。



蘋論:子女自盡重創父母

考試院長關中的愛女關雲娣跳樓自盡,關中趕赴上海時含淚對記者說:「她太累了,接她回來好好休息」,聞之令人鼻酸。關中的太太則含悲呼籲:「我請求全天下的兒女不要傷害父母……」是的,請為人子女者在輕生前想想父母的感受,一定要如此殘忍地讓父母在餘生中深受創傷之苦嗎?誠如關中所說:「出了這個事情,只有給自己的父母帶來永恆的傷痛,無法彌補的痛苦。」真是句句血淚。


自殺是嚴重的不孝
自殺案件因太多,已非個案,在台灣社會成為一種現象,幾乎無日無之。每個自殺者的背後,都一定有悲痛欲絕的親友,死者不顧至親好友的痛苦選擇自盡,也一定有無法對抗的誘因。但是人有無法克服的困難嗎?不自盡無法度過嗎?
法國存在主義文學家卡繆認為:自殺是唯一「真實嚴肅的哲學問題。」事實上,死亡(包括自殺)也是宗教處理的問題,它是所有人的終極關懷。數萬年來,人類的社會都接受人們死於自然的時候與方式,或強迫他們死於受重大道德與法律控訴的死亡方式;但很難接受自殺。這麼多人自殺,不免讓我們思考一個難解的問題:自殺究竟是自願的行動,還是心智疾病的產物?醫生應該被允許以強迫手段防止自殺嗎?或者醫生可以執行慈悲的安樂死嗎?
牛津英文辭典定義自殺是:「一個人死於自己之手;一個人犯下自我謀殺;是取走一個人自身生命的行動,自我謀殺。」由於謀殺是負面詞語,因此這個定義已有價值判斷的傾向。中古士林派哲學家聖奧古斯丁論自殺時說:的人是謀殺犯,因為神諭說的『殺自己不可殺戮』隱含禁止殺害任何人類,不管他人或自身。」
所以西方反對自殺是因為違背上帝造人的神諭;華人則認為身體源自父母,延續血脈系譜;因此自殺是嚴重不孝行為,會造成父母罪惡感與嚴重的內在創傷,是關雲娣母親說「不要傷害父母」的原因。


祝亡者父母得平靜
現代精神病學認為自殺是心智疾病的結果,是可治療的失調。這項工具理性的觀點受到哲學界的批評,但確實有效。如果有人發現關雲娣得到產後憂鬱症,親友強迫她去看醫生,吃抗憂鬱的藥,也許不致發生悲劇。
現在亡者將被父母帶回來安息,是對生者的安慰。我們祝禱所有自殺亡者的父母節哀,盡早恢復內心的平靜。



之前有收錄一篇陳冲悼念寶來證的老董的文章,也是高明的文章之一,不妨參考一下。

極高明的應酬文章──另類墓誌銘
http://westiegogo.blogspot.com/2010/04/blog-post_12.html

《大分.塔馬荷 布農抗日雙城記》讀後

大水窟駐在所遺址,由此向西拉荷阿雷一家曾由此徒步到集集...當時應該走的是部落連絡道或清八通關古道



作者楊南郡(1931年-),作家,大日本帝國台南州龍崎庄人,1955年台大外文系畢業。(擷自維基百科)



長期關注古道登山的朋友一定很清楚,楊南郡先生長期在台灣山岳的古道踏查上做出巨大的貢獻,而且成果是整體的而全面的,從踏查成果、日治史料的翻譯、以及台灣山岳的拓荒等。這本書是作者積數十年之功力從研究領域中的一部分,主要是八通關古道調查中蕃衍而出的一段故事,可說是其數十年研究開枝散葉結果的收成。



2007年玉管處曾出過一本《最後的拉比勇》,南天在去年重新排版發行,即是本書。



由於日治時期八通關越嶺古道與布農族最後歸順蕃的真實故事是正相關的,也就是著名的大分事件之前因後果。因此作者爬梳許多史料加上田野訪問以說故事的方式將此事件獨力成書。這種語氣的書自史景遷一些中文版的書出版後也不是什麼稀奇的事,但其內容的精彩度並切入台灣的歷史,使得台灣人在讀完這本雙城記之後仍會感到內心澎湃,對歷史低迴不已。對我來說,《胡若望的疑問》僅是一則逸事,雙城記就發生在台灣。


這本書的內容在八通關古道的東段與西段的調查報告中,已現雛形。同時對登山、古道踏查及歷史有興趣的朋友,強烈建議先看過兩本西段與東段的八通關古道調查報告,再看雙城記,會獲致很清晰而完整的地理、歷史概念。


這兩本調查報告的重要性,在於透過文獻、踏查、訪查等方式根本釐清了歷史及岳界的一個疑點:清代八通古道與日治時期的八通關越嶺古道是完全不同的兩條路徑,路線僅在八通關與大水窟有交集。並完整呈現初期台灣東西部交通史最大最重要的一塊歷史的拼圖。


調查報告從清代開路伊始,直到日治八通關越嶺道的修築原由、過程。其中東段調查報告的第五章「布農族的遷移與抗日」一章,即是雙城記的故事的雛形。



雙城記的故事精彩不僅在於是真人真事的歷史,故事中包含了莎士比亞戲劇的原素如叛變、復仇、失意、歸順等,就使得故事充滿了懸疑,高潮迭起精彩萬分。故事的場域很廣,大致是今天中央山脈山區的南段 ,北起自丹大南至南橫的荖濃溪及新武路溪流域。


八通關古道的主要部分在玉山國家公園的轄區內,由於政府對山地旅遊的漠視,使得一條極具特色的路線並沒有相應地得到注目。同時要提到的是作者所影響下的台灣山岳的學術性登山拓荒,雖然獲至重大的成果,同樣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與延續,這是非常可惜的。有空會再談談這兩個文章狗尾。



有整理一些楊南郡的書目,有興趣的請移駕http://www.wretch.cc/blog/parasha/15765583

2011年5月7日 星期六

《有一天》《一頁台北》





2010年有兩部去柏林影展參展的影片,簡單的愛情故事,一片是高雄港意象,對比台北誠品,乾脆一併討論。


《有一天》的內容是一段死靈回憶的夢。


一開始並沒有很強烈地暗示這是夢境,尤其是攝影可能是採用自然光,有種紀錄片的寫實感,連船艙也大概是用高感度的手法去攝影。剪接沒有特別區分夢境與實境,超現實的馬與印度人、印度話、空盪的郵輪清楚地暗示夢境外,而劇情的一些跳接加深了迷離恍然的效果,因此刻意不區分夢境與實境就造成觀影者對主題的思辨。主題是什麼呢?透過去金門的阿兵哥與郵輪販賣部小姐的一段愛情故事,述說如果人生從來一次,會不會做不同的抉擇。



《有一天》的內容用什麼當片名其實沒什麼差別,表達的意識層次很豐富而幽微,有點像佛家的識,一層一層的要花功夫窮究。不過電影到底適不適合討論哲學呢?《有一天》所揭示的意識卻不斷地勾引觀眾的深沈情緒。


影像有點侯孝賢的風格,長鏡頭、跳接,但鏡頭比較靈活,不過有時鏡頭流轉意境不是很飽滿,如K書中心走廊那一段。或一開始空盪船艙與無人駕駛艙的鋪敘以及女主角被印度人追逐,會有點不知所云。


床戲有點生硬,....沒有表達太深刻情愛,生硬應該是演員的關係,但意含不夠飽滿也恰好符合迷離的意境,帶出來的卻很多....。


阿兵哥張書豪囿於角色的關係,表現得有點平面,謝欣穎就表現的很棒。謝的南台灣味很貼切,是畫龍點睛之處,不見得演得出來,所以應該是導演選對人事半功倍的效果。


《有一天》對沒有試圖進入電影的觀眾來說是有點悶,但實際上意在言外...是近年來少見的實驗電影佳作。





《一頁台北》相對的比較討喜。屬於法國文藝趣味風詮譯台北都會。


《一頁台北》的故事也不是很重要,重點是它用一種輕鬆的基調帶點黑色幽默的趣味帶出台北街景及庶民的風俗及文化趣味,說它討喜就是這樣,外國人很吃這套台灣人看了很抒壓。


男女主角同樣表現得很好,但不是演技。就如同導演運用很好的棋子,因此感受到電影的趣味,卻提不起動力去查男主角是誰演的。而郭采潔...簡單的講就是活靈活現的洋娃娃。演技上倒是覺得高凌風和柯有綸演得很棒,值得很提,不過演技好不好都沒有導演的才華來得重要。


上述的評論並不是貶抑《一頁台北》,實際上導演展現了極佳的創意與趣味的功力,這是顯而易見的。


兩部都是好片,端看你帶著什麼心情去挑選影片了,但真的都值得一看。



不知道是偶然或巧合,兩部片中的愛情都若合現在青年的愛情觀及現象──不用看過去也不用談未來,更不用愛的辛苦,這個同質點倒是覺得很有趣。

2011年5月4日 星期三

郁達夫:春風沉醉的晚上

腦袋裡三0年代小說這塊拼圖很單薄,在網路上看到這一篇短篇小說很喜歡,就收藏起來了。朋友曾寫過一系列回憶文章,她的祖母正是二三十年代上海的捲煙工人,若干細節可以增加閱讀的真實感。朋友的文章寫得很棒
瞿奶奶的故事(二):少女時代 http://ipaway.org/?p=1161

以下是小說正文





在滬上閒居了半年,因為失業的結果,我的寓所遷移了三處。最初我住在靜安寺路南的一間同鳥籠似的永也沒有太陽曬著的自由的監房裡。這些自由的監房的住民,除了幾個同強盜小竊一樣的兇惡裁縫之外,都是些可憐的無名文士,我當時所以送了那地方一個Yellow Grab Street的稱號。在這Grub Street裡住了一個月,房租忽漲了價,我就不得不拖了幾本破書,搬上跑馬廳附近一家相識的棧房裡去。後來在這棧房裡又受了種種逼迫,不得不搬了,我便在外白渡橋北岸的鄧脫路中間,日新裡對面的貧民窟裡,尋了一間小小的房間,遷移了過去。


鄧脫路的這幾排房子,從地上量到屋頂,只有一丈幾尺高。我住的樓上的那間房間,更是矮小得不堪。若站在樓板上升一升懶腰,兩隻手就要把灰黑的屋頂穿通的。從前面的衖裡踱進了那房子的門,便是房主的住房。在破布洋鐵罐玻璃瓶舊鐵器堆滿的中間,側著身子走進兩步,就有一張中間有幾根橫檔跌落的梯子靠牆擺在那裡。用了這張梯子往上面的黑黝黝的一個二尺寬的洞裡一接,即能走上樓去。黑沉沉的這層樓上,本來只有貓額那樣大,房主人卻把它隔成了兩間小房,外面一間是一個N煙公司的女工住在那裡,我所租的是梯子口頭的那間小房,因為外間的住者要從我的房裡出入,所以我的每月的房租要比外間的便宜幾角小洋。


我的房主,是一個五十來歲的彎腰老人。他的臉上的青黃色裡,映射著一層暗黑的油光。兩隻眼睛是一隻大一隻小,顴骨很高,額上頰上的幾條皺紋裡滿砌著煤灰,好像每天早晨洗也洗不掉的樣子。他每日於八九點鐘的時候起來,咳嗽一陣,便挑了一雙竹籃出去,到午後的三四點鐘總仍舊是挑了一雙空籃回來的,有時挑了滿擔回來的時候,他的竹籃裡便是那些破布破鐵器玻璃瓶之類。像這樣的晚上,他必要去買些酒來喝喝,一個人坐在床沿上瞎罵出許多不可捉摸的話來。


我與間壁的同寓者的第一次相遇,是在搬來的那天午後。春天的急景已經快晚了的五點鐘的時候,我點了一枝蠟燭,在那裡安放幾本剛從棧房裡搬過來的破書。先把它們疊成了兩方堆,一堆小些,一堆大些,然後把兩個二尺長的裝畫的畫架覆在大一點的那堆書上。因為我的器具都賣完了,這一堆書和畫架白天要當寫字檯,晚上可當床睡的。擺好了畫架的板,我就朝著了這張由書疊成的桌子,坐在小一點的那堆書上吸煙,我的背繫朝著梯子的接口的。我一邊吸煙,一邊在那裡呆看放在桌上的蠟燭火,忽而聽見梯子口上起了響動。回頭一看,我只見了一個自家的擴大的投射影子,此外什麼也辨不出來,但我的聽覺分明告訴我說:「有人上來了。」我向暗中凝視了幾秒鐘,一個圓形灰白的面貌,半截纖細的女人的身體,方才映到我的眼簾上來。一見了她的容貌我就知道她是我的間壁的同居者了。因為我來找房子的時候,那房主的老人便告訴我說,這屋裡除了他一個人外,樓上只住著一個女工。我一則喜歡房價的便宜,二則喜歡這屋裡沒有別的女人小孩,所以立刻就租定了的。等她走上了梯子,我才站起來對她點了點頭說:


「對不起,我是今朝才搬來的,以後要請你照應。」

她聽了我這話,也並不回答,放了一雙漆黑的大眼,對我深深的看了一眼,就走上她的門口去開了鎖,進房去了。我與她不過這樣的見了一面,不曉是什麼原因,我只覺得她是一個可憐的女子。她的高高的鼻樑,灰白長圓的面貌,清瘦不高的身體,好像都是表明她是可憐的特徵,但是當時正為了生活問題在那裡操心的我,也無暇去憐惜這還未曾失業的女工,過了幾分鐘我又動也不動的坐在那一小堆書上看蠟燭光了。


在這貧民窟裡過了一個多禮拜,她每天早晨七點鐘去上工和午後六點多鐘下工回來,總只見我呆呆的對著了蠟燭或油燈坐在那堆書上。大約她的好奇心被我那癡不癡呆不呆的態度挑動了罷。有一天她下了工走上樓來的時候,我依舊和第一天一樣的站起來讓她過去。她走到了我的身邊忽而停住了腳。看了我一眼,吞吞吐吐好像怕什麼似的問我說:


「你天天在這裡看的是什麼書?」

(她操的是柔和的蘇州音,聽了這一種聲音以後的感覺,是怎麼也寫不出來的,所以我只能把她的言語譯成普通的白話。)


我聽了她的話,反而臉上漲紅了。因為我天天呆坐在那裡,面前雖則有幾本外國書攤著,其實我的腦筋昏亂得很,就是一行一句也看不進去。有時候我只用了想像在書的上一行與下一行中間的空白裡,填些奇異的模型進去。有時候我只把書裡邊的插畫翻開來看看,就了那些插畫演繹些不近人情的幻想出來。我那時候的身體因為失眠與營養不良的結果,實際上已經成了病的狀態了。況且又因為我的唯一的財產的一件棉袍子已經破得不堪,白天不能走出外面去散步和房裡全沒有光線進來,不論白天晚上,都要點著油燈或蠟燭的緣故,非但我的全部健康不如常人,就是我的眼睛和腳力,也局部的非常萎縮了。在這樣狀態下的我,聽了她這一問,如何能夠不紅起臉來呢?所以我只是含含糊糊的回答說:


「我並不在看書,不過什麼也不做呆坐在這裡,樣子一定不好看,所以把這幾本書攤放著的。」

她聽了這話,又深深的看了我一眼,作了一種不解的形容,依舊的走到她的房裡去了。

那幾天裡,若說我完全什麼事情也不去找什麼事情也不曾干。卻是假的。有時候,我的腦筋稍微清新一點,也曾譯過幾首英法的小詩,和幾篇不滿四千字的德國的短篇小說,於晚上大家睡熟的時候,不聲不響的出去投郵,在寄投給各新開的書局。因為當時我的各方面就職的希望,早已經完全斷絕了,只有這一方面,還能靠了我的枯燥的腦筋,想想法子看。萬一中了他們編輯先生的意,把我譯的東西登了出來,也不難得著幾塊錢的酬報。所以我自遷移到鄧脫路以後,當她第一次同我講話的時候,這樣的譯稿已經發出了三四次了。







在亂昏昏的上海租界裡住著,四季的變遷和日子的過去是不容易覺得的。我搬到了鄧脫路的貧民窟之後,只覺得身上穿在那裡的那件破棉袍子一天一天的重了起來,熱了起來,所以我心裡想:


「大約春光也已經老透了罷!」

但是囊中很羞澀的我,也不能上什麼地方去旅行一次,日夜只是在那暗室的燈光下呆坐。在一天大約是午後了,我也是這樣的坐在那裡,間壁的同住者忽而手裡拿了兩包用紙包好的物件走了上來,我站起來讓她走的時候,她把手裡的紙包放了一包在我的書桌上說:


「這一包是葡萄漿的麵包,請你收藏著,明天好吃的。另外我還有一包香蕉買在這裡,請你到我房裡來一道吃罷!」

我替她拿住了紙包,她就開了門邀我進她的房裡去,共住了這十幾天,她好像已經信用我是一個忠厚的人的樣子。我見她初見我的時候臉上流露出來的那一種疑懼的形容完全沒有了。我進了她的房裡,才知道天還未暗,因為她的房裡有一扇朝南的窗,太陽返射的光線從這窗裡投射進來,照見了小小的一間房,由二條板鋪成的一張床,一張黑漆的半桌,一隻板箱,和一條圓凳。床上雖則沒有帳子,但堆著有二條潔淨的青布被褥。半桌上有一隻小洋鐵箱擺在那裡,大約是她的梳頭器具,洋鐵箱上已經有許多油污的點子了。她一邊把堆在圓凳上的幾件半舊的洋布棉襖,粗布褲等收在床上,一邊就讓我坐下。我看了她那慇勤待我的樣子,心裡倒不好意思起來,所以就對她說:


「我們本來住在一處,何必這樣的客氣。」

「我並不客氣,但是你每天當我回來的時候,總站起來讓我,我卻覺得對不起得很。」

這樣的說著,她就把一包香蕉打開來讓我吃。她自家也拿了一隻,在床上坐下,一邊吃一邊問我說:

「你何以只住在家裡,不出去找點事情做做?」

「我原是這樣的想,但是找來找去總找不著事情。」

「你有朋友麼?」

「朋友是有的,但是到了這樣的時候,他們都不和我來往了。」

「你進過學堂麼?」

「我在外國的學堂裡曾經念過幾年書。」

「你家在什麼地方?何以不回家去?」

她問到了這裡,我忽而感覺到我自己的現狀了。因為自去年以來,我只是一日一日的萎靡下去,差不多把「我是什麼人?」「我現在所處的是怎麼一種境遇?」「我的心裡還是悲還是喜?」這些觀念都忘掉了。經她這一問,我重新把半年來困苦的情形一層一層的想了出來。所以聽她的問話以後,我只是呆呆的看她,半晌說不出話來。她看了我這個樣子,以為我也是一個無家可歸的流浪人。臉上就立時起了一種孤寂的表情,微微的歎著說:


「唉!你也是同我一樣的麼?」

微微的歎了一聲之後,她就不說話了。我看她的眼圈上有些潮紅起來,所以就想了一個另外的問題問她說:

「你在工廠裡做的是什麼工作?」

「是包紙煙的。」

「一天作幾個鐘頭工?」

「早晨七點鐘起,晚上六點鐘止,中午休息一個鐘頭,每天一共要作十個鐘頭的工。少作一點鐘就要扣錢的。」

「扣多少錢?」

「每月九塊錢,所以是三塊錢十天,三分大洋一個鐘頭。」

「飯錢多少?」

「四塊錢一月。」

「這樣算起來,每月一個鐘點也不休息,除了飯錢,可省下五塊錢來。夠你付房錢買衣服的麼?」

「哪裡夠呢!並且那管理人要……啊啊!我……我所以非常恨工廠的。你吃煙的麼?」

「吃的。」

「我勸你頂好還是不吃。就吃也不要去吃我們工廠的煙。我真恨死它在這裡。」

我看看她那一種切齒怨恨的樣子,就不願意再說下去。把手裡捏著的半個吃剩的香蕉咬了幾口,向四邊一看,覺得她的房裡也有些灰黑了,我站起來道了謝,就走回到了我自己的房裡。她大約作工倦了的緣故,每天回來大概是馬上就入睡的,只有這一晚上,她在房裡好像是直到半夜還沒有就寢。從這一回之後,她每天回來,總和我說幾句話。我從她自家的口裡聽得,知道她姓陳,名叫二妹,是蘇州東鄉人,從小繫在上海鄉下長大的,她父親也是紙煙工廠的工人,但是去年秋天死了。她本來和她父親同住在那間房裡,每天同上工廠去的,現在卻只剩了她一個人了。她父親死後的一個多月,她早晨上工廠去也一路哭了去,晚上回來也一路哭了回來的。她今年十七歲,也無兄弟姊妹,也無近親的親戚。她父親死後的葬殮等事,是他於未死之前把十五塊錢交給樓下的老人,托這老人包辦的。她說:


「樓下的老人倒是一個好人,對我從來沒有起過壞心,所以我得同父親在日一樣的去作工,不過工廠的一個姓李的管理人卻壞得很,知道我父親死了,就天天的想戲弄我。」


她自家和她父親的身世,我差不多全知道了,但她母親是如何的一個人?死了呢還是活在哪裡?假使還活著,住在什麼地方?等等,她卻從來還沒有說及過。







天氣好像變了。幾日來我那獨有的世界,黑暗的小房裡的腐濁的空氣,同蒸籠裡的蒸氣一樣,蒸得人頭昏欲暈,我每年在春夏之交要發的神經衰弱的重症,遇了這樣的氣候,就要使我變成半狂。所以我這幾天來到了晚上,等馬路上人靜之後,也常常想出去散步去。一個人在馬路上從狹隘的深藍天空裡看看群星,慢慢的向前行走,一邊作些漫無涯涘的空想,倒是於我的身體很有利益。當這樣的無可奈何,春風沉醉的晚上,我每要在各處亂走,走到天將明的時候才回家裡。我這樣的走倦了回去就睡,一睡直可睡到第二天的日中,有幾次竟要睡到二妹下工回來的前後方才起來,睡眠一足,我的健康狀態也漸漸的回復起來了。平時只能消化半磅麵包的我的胃部,自從我的深夜遊行的練習開始之後,進步得幾乎能容納麵包一磅了。這事在經濟上雖則是一大打擊,但我的腦筋,受了這些滋養,似乎比從前稍能統一。我於遊行回來之後,就睡之前,卻做成了幾篇Allan Poe式的短篇小說,自家看看,也不很壞。我改了幾次,抄了幾次,一一投郵寄出之後,心裡雖然起了些微細的希望,但是想想前幾回的譯稿的絕無消息,過了幾天,也便把它們忘了。


鄰住者的二妹,這幾天來,當她早晨出去上工的時候,我總在那裡酣睡,只有午後下工回來的時候,有幾次有見面的機會,但是不曉是什麼原因,我覺得她對我的態度,又回到從前初見面的時候的疑懼狀態去了。有時候她深深的看我一眼,她的黑晶晶,水汪汪的眼睛裡,似乎是滿含著責備我規勸我的意思。


我搬到這貧民窟裡住後,約莫已經有二十多天的樣子,一天午後我正點上蠟燭,在那裡看一本從舊書鋪裡買來的小說的時候,二妹卻急急忙忙的走上樓來對我說:


「樓下有一個送信的在那裡,要你拿了印子去拿信。」她對我講這話的時候,她的疑懼我的態度更表示得明顯,她好像在那裡說:「呵呵!你的事件是發覺了啊!」我對她這種態度,心裡非常痛恨,所以就氣急了一點,回答她說:


  「我有什麼信?不是我的!」

  她聽了我這氣憤憤的回答,更好像是得了勝利似的,臉上忽湧出了一種冷笑說:

  「你自家去看罷!你的事情,只有你自家知道的!」

  同時我聽見樓低下門口果真有一個郵差似的人在催著說:

  「掛號信!」

  我把信取來一看,心裡就突突的跳了幾跳,原來我前回寄去的一篇德文短篇的譯稿,已經在某雜誌上發表了,信中寄來的是五圓錢的一張匯票。我囊裡正是將空的時候,有了這五圓錢,非但月底要預付的來月的房金可以無憂,並且付過房金以後,還可以維持幾天食料,當時這五圓錢對我的效用的擴大,是誰也能推想得出來的。


  第二天午後,我上郵局去取了錢,在太陽曬著的大街上走了一會,忽而覺得身上就淋出了許多汗來。我向我前後左右的行人一看,復向我自家的身上一看,就不知不覺的把頭低俯了下去。我頸上頭上的汗珠,更同盛雨似的,一顆一顆的鑽出來了。因為當我在深夜遊行的時候,天上並沒有太陽,並且料峭的春寒,於東方微白的殘夜,老在靜寂的街巷中留著,所以我穿的那件破棉袍子,還覺得不十分與節季違異。如今到了陽和的春日曬著的這日中,我還不能自覺,依舊穿了這件夜遊的敝袍,在大街上闊步,與前後左右的和節季同時進行的我的同類一比,我哪得不自慚形穢呢?我一時竟忘了幾日後不得不付的房金,忘了囊中本來將盡的些微的積聚,便慢慢的走上了閘路的估衣鋪去。好久不在天日之下行走的我,看看街上來往的汽車人力車,車中坐著的華美的少年男女,和馬路兩邊的綢緞鋪金銀鋪窗裡的豐麗的陳設,聽聽四面的同蜂衙似的嘈雜的人聲,腳步聲,車鈴聲,一時倒也覺得是身到了大羅天上的樣子。我忘記了我自家的存在,也想和我的同胞一樣的歡歌欣舞起來,我的嘴裡便不知不覺的唱起幾句久忘了的京調來了。這一時的涅槃幻境,當我想橫越過馬路,轉入閘路去的時候,忽而被一陣鈴聲驚破了。我抬起頭來一看,我的面前正衝來了一乘無軌電車,車頭上站著的那肥胖的機器手,伏出了半身,怒目的大聲罵我說:


  「豬頭三!儂(你)艾(眼)睛勿散(生)咯!跌殺時,叫旺(黃)夠(狗)來抵儂(你)命噢!」

  我呆呆的站住了腳,目送那無軌電車尾後捲起了一道灰塵,向北過去之後,不知是從何處發出來的感情,忽而竟禁不住哈哈哈哈的笑了幾聲。等得四面的人注視我的時候,我才紅了臉慢慢的走向了閘路裡去。


  我在幾家估衣鋪裡,問了些夾衫的價線,還了他們一個我所能出的數目,幾個估衣鋪的店員,好像是一個師父教出的樣子,都擺下了臉面,嘲弄著說:


  「儂(你)尋薩咯(什麼)凱(開心)!馬(買)勿起好勿要馬(買)咯!」

  一直問到五馬路邊上的一家小鋪子裡,我看看夾衫是怎麼也買不成了,才買定了一件竹布單衫,馬上就把它換上。手裡拿了一包換下的棉袍子,默默的走回家來。一邊我心裡卻在打算:


  「橫豎是不夠用了,我索性來痛快的用它一下罷。」同時我又想起了那天二妹送我的麵包香蕉等物。不等第二次的回想我就尋著了一家賣糖食的店,進去買了一塊錢巧格力香蕉糖雞蛋糕等雜食。站在那店裡,等店員在那裡替我包好來的時候,我忽而想起我有一月多不洗澡了,今天不如順便也去洗一個澡罷。


  洗好了澡,拿了一包棉袍子和一包糖食,回到鄧脫路的時候,馬路兩旁的店家,已經上電燈了。街上來往的行人也很稀少,一陣從黃浦江上吹來的日暮的涼風,吹得我打了幾個冷噤。我回到了我的房裡,把蠟燭點上。向二妹的房門一照,知道她還沒有回來。那時候我腹中雖則飢餓得很,但我剛買來的那包糖食怎麼也不願意打開來。因為我想等二妹回來同她一道吃。我一邊拿出書來看,一邊口裡盡在嚥唾液下去。等了許多時候,二妹終不回來,我的疲倦不知什麼時候出來戰勝了我,就靠在書堆上睡著了。







  二妹回來的響動把我驚醒的時候,我見我面前的一枝十二盎司一包的洋蠟燭已經點去了二寸的樣子,我問她是什麼時候了?她說:


  「十點的汽管剛剛放過。」

  「你何以今天回來得這樣遲?」

  「廠裡因為銷路大了,要我們作夜工。工錢是增加的,不過人太累了。」

  「那你可以不去做的。」

  「但是工人不夠,不做是不行的。」

  她講到這裡,忽而滾了兩粒眼淚出來,我以為她是作工作得倦了,故而動了傷感,一邊心裡雖在可憐她,但一邊看她這同小孩似的脾氣,卻也感著了些兒快樂。把糖食包打開,請她吃了幾顆之後,我就勸她說:


  「初作夜工的時候不慣,所以覺得睏倦,作慣了以後,也沒有什麼的。」

  她默默的坐在我的半高的由書疊成的桌上,吃了幾顆巧格力,對我看了幾眼,好像是有話說不出來的樣子。我就催她說:

  「你有什麼話說?」

  她又沉默了一會,便斷斷續續的問我說:

  「我……我……早想問你了,這幾天晚上,你每晚在外邊,可在與壞人作伙友麼?」

  我聽了她這話,倒吃了一驚,她好像在疑我天天晚上在外面與小竊惡棍混在一塊。她看我呆了不答,便以為我的行為真的被她看破了,所以就柔柔和和的連續著說:


  「你何苦要吃這樣好的東西,要穿這樣好的衣服。你可知道這事情是靠不住的。萬一被人家捉了去,你還有什麼面目做人。過去的事情不必去說它,以後我請你改過了罷。……」


  我儘是張大了眼睛張大了嘴呆呆的在看她,因為她的思想太奇怪了,使我無從辯解起。她沉默了數秒鐘,又接著說:

  「就以你吸的煙而論,每天若戒絕了不吸,豈不可省幾個銅子。我早就勸你不要吸煙,尤其是不要吸那我所痛恨的N工廠的煙,你總是不聽。」


  她講到了這裡,又忽而落了幾滴眼淚。我知道這是她為怨恨N工廠而滴的眼淚,但我的心裡,怎麼也不許我這樣的想,我總要把它們當作因規勸我而灑的。我靜靜兒的想了一回,等她的神經鎮靜下去之後,就把昨天的那封掛號信的來由說給她聽,又把今天的取錢買物的事情說了一遍。最後更將我的神經衰弱症和每晚何以必要出去散步的原因說了。她聽了我這一番辯解,就信用了我,等我說完之後,她頰上忽而起了兩點紅暈,把眼睛低下去看看桌上,好像是怕羞似的說:


  「噢,我錯怪你了,我錯怪你了。請你不要多心,我本來是沒有歹意的。因為你的行為太奇怪了,所以我想到了邪路裡去。你若能好好兒的用功,豈不是很好麼?你剛才說的那——叫什麼的——東西,能夠賣五塊錢,要是每天能做一個,多麼好呢?」


  我看了她這種單純的態度,心裡忽而起了一種不可思議的感情,我想把兩隻手伸出去擁抱她一回,但是我的理性卻命令我說:


  「你莫再作孽了!你可知道你現在處的是什麼境遇,你想把這純潔的處女毒殺了麼?惡魔,惡魔,你現在是沒有愛人的資格的呀!」


  我當那種感情起來的時候,曾把眼睛閉上了幾秒鐘,等聽了理性的命令以後,我的眼睛又開了開來,我覺得我的周圍,忽而比前幾秒鐘更光明了。對她微微的笑了一笑,我就催她說:


  「夜也深了,你該去睡了吧!明天你還要上工去的呢!我從今天起,就答應你把紙煙戒下來吧。」

  她聽了我這話,就站了起來,很喜歡的回到她的房裡去睡了。

  她去之後,我又換上一枝洋蠟燭,靜靜兒的想了許多事情:

  「我的勞動的結果,第一次得來的這五塊錢已經用去了三塊了。連我原有的一塊多錢合起來,付房錢之後,只能省下二三角小洋來,如何是好呢!


  「就把這破棉袍子去當吧!但是當鋪裡恐怕不要。

  「這女孩子真是可憐,但我現在的境遇,可是還趕她不上,她是不想做工而工作要強迫她做,我是想找一點工作,終於找不到。就去作筋肉的勞動吧!啊啊,但是我這一雙弱腕,怕吃不下一部黃包車的重力。


  「自殺!我有勇氣,早就干了。現在還能想到這兩個字,足證我的志氣還沒有完全消磨盡哩!

  「哈哈哈哈!今天的那天軌電車的機器手!他罵我什麼來?

  「黃狗,黃狗倒是一個好名詞,

  「………」

  我想了許多零亂斷續的思想,終究沒有一個好法子,可以救我出目下的窮狀來。聽見工廠的汽笛,好像在報十二點鐘了,我就站了起來,換上了白天那件破棉袍子,仍復吹熄了蠟燭,走出外面去散步去。


  貧民窟裡的人已經睡眠靜了。對面日新裡的一排臨鄧脫路的洋樓裡,還有幾家點著了紅綠的電燈,在那裡彈罷拉拉衣加。一聲二聲清脆的歌音,帶著哀調,從靜寂的深夜的冷空氣裡傳到我的耳膜上來,這大約是俄國的飄泊的少女,在那裡賣錢的歌唱。天上罩滿了灰白的薄雲,同腐爛的屍體似的沉沉的蓋在那裡。雲層破處也能看得出一點兩點星來,但星的近處,黝黝看得出來的天色,好像有無限的哀愁蘊藏著的樣子。


  1923年7月15日

限令離境事件看政府的核能政策立場

政府的作法並沒有不合理,但我們看不見的是這兩個日本人用反核的理由可以拿到簽證嗎?暗地裡其實可以看出政府對核能政策的立場。

自由在5/1一篇由台灣青年創新智庫李佳達所寫的「真正害怕的,是你們的政府!」其中一段:

日本福島核災發生後三天,德國總理梅克爾(Angela Merkel)宣佈暫停執行核能發電廠延役,暫緩期為三個月,並在這個期間內對核能發電廠進行嚴格的安全檢查。但,她沒聽見德國人民真正的聲音,因而立即斷送德國執政黨基督教民主黨(CDU)在西南部大邦巴登─福騰堡將近六十年的政權,成為德國歷史上第一個由綠黨執政的邦。福騰堡邦被視為今年德國最重要的地方選舉,也幾乎底定了執政黨後續選舉的失敗,綠黨主席克勞蒂亞.羅特表示:「這是劇烈改變德國政治面貌的一天。」

的確,德國人民告訴梅克爾,他們只看你「做」還是「不做」,沒有灰色地帶,沒有妥協空間。而如今,我們只問台灣政府,關於再生能源,做,還是不做?



這是已經發生的事,問題是台灣人有沒有改變的決心。



日人反核恐遭限令離境? 移民署:依比例原則認定
張孟華
2011年5月1日 11:04

反核大遊行,力邀全民走上街頭。

微笑向陽遠離核災,數千民眾上街。


環保團體週六(4月30日)在台北市發起反核遊行,有日籍人士上台發言而遭警方警告,內政部移民署今(1)日表示,等收到警方正式行文,並依據執法比例原則認定後,才會決定最後處置。


來自日本福島重災區的宇野朗子、大賀絢子昨天參與「430向日葵廢核行動」並上台演唱,歌聲感動許多人,但2人卻在遊行途中遭到警方警告,表示她們拿的是觀光簽證,不得從事「與原目的不符的行為」。


移民署解釋,依據入出國及移民法第29條規定,來台短期停留旅客不得從事與來台目的不符活動,如有違法可遞解出境。2名日籍人士言行雖然觸法,但日本311強震引發核災,反核立場可以想見。


移民署表示,全案將待收到主管機關台北市政府警察局正式行文,以及員警現場蒐證影帶情形,依執法比例原則與人權維護做綜合考量,不會因為「上台講了一、二句話,就要求限令強制離境」。

官僚體系容得下直言的官員嗎?

似乎很少人注意到這則新聞!

記者的標題下得並不好,使得一個專業而進歩的意見被漠視,內容被扭曲了。台灣的官僚文化很難適時處理這種兩套原則的東西,通常的情況是一個原則硬幹到底...管你是不是浪費資源。

李鴻源看起來狷介敢言,之前發石國光石化不宜在彰化,馬總統不久就將國光石化案翻案了,不曉得失李是否在技術官僚的立場上發揮了決定性的建言。不過我比較好奇的是李可以在官場能適應多久,官場文化能容得下做對的事的官員嗎?。


李鴻源:建汙水下水道 落伍了

【聯合報╱記者何醒邦/台北報導】2011.04.30 03:18 am


汙水下水道的普及率,每次選舉時都是藍綠候選人重要政見、政績,接管率也被視為進步城市指標。但公共工程委員會主委李鴻源昨天批評,歐盟現在都已改變,台灣竟還用汙水下水道的接管率當指標,基本上是落伍的、錯誤的!他建議,生活汙水應要用生態工法處理。

工程會日前發文給營建署,要求只要是還沒簽約的汙水下水道BOT案,都不准再做。工程會表示,現階段以BOT方式來辦汙水下水道工程並不適宜,因「使用者付費」原則還無法做到。

目前有桃園縣、台南市的汙水下水道BOT案,還沒簽約;地方政府是否願意配合喊卡,值得注意。

李鴻源說,汙水下水道常被視為「現代國家的指標」,接管率高的國家叫「文明國家」;但歐盟二○○五年已開始轉變這種看法。

他說,瑞士是全世界接管率最高的國家,生活汙水排到蘇黎世湖,但有一天發現湖魚全變畸形,原因是成藥、環境荷爾蒙等成分沒辦法處理掉,卻又無色無臭無味;雖湖水的水質符合標準,實際上卻有毒。

他說,歐盟現在都不鼓勵做大系統、集中處理型的下水道,紛改成小系統,如人工濕地,真空廁所、生態衛生系統來處理。

「歐盟已完全改變,營建署還用接管率當指標,基本上是落伍的、錯誤的!」他認為,大都會區還可以接管,但像是新北市的貢寮,還接什麼管?用濕地等生態工法就可處理掉了;以前他任台北縣副縣長時,也常用這種生態方法。

他認為,大系統將所有東西集中,這樣的一體適用是錯的;生活汙水就要用生態工法來處理,化學、重金屬要特別處理。

他還指出,全台最大的八里汙水處理廠,一天放掉一百廿萬噸的水,也是完全錯誤的概念,其實汙水也是資源,拿來澆花、洗車、洗路都很好;台灣浪費水太嚴重,沒有資格談缺水,因此他也反對再蓋水庫。

工程會指出,台北市的水費單裡有項「汙水處理費」,但其他縣市並沒有,因地方政府怕引起民怨,沒人敢收這項費用;可是地方政府若無法支付民間廠商費用,就算是違約,監察院去年也曾表示過相同看法。

2011年5月1日 星期日

策士先修班的精神強化教育──看《戰國策》蘇秦始將連橫

以前不是很懂這篇充滿戲劇性的文章,後來把這篇曉暢的文章看作策士的精神教育強化看待,便清楚多了(最後一句蘇秦的結論彷彿是對所有的後進策士說的)。據說楊寬有一篇論文認為蘇秦是秦國的間諜,很想看看這篇文章,不知道有沒有人可以提供?


以下全文取自翰典,我用中華書局聚珍版校補了一遍。



蘇秦始將連橫說秦惠王曰:「大王之國,西有巴、蜀、漢中之利,北有胡貉、代馬之用,南有巫山、黔中之限,東有肴、函之固。田肥美,民殷富,戰車萬乘,奮擊百萬,沃野千里,蓄積饒多,地勢形便,此所謂天府,天下之雄國也。以大王之賢,士民之眾,車騎之用,兵法之教,可以并諸侯,吞天下,稱帝而治。願大王少留意,臣請奏其效。」


秦王曰:「寡人聞之,毛羽不豐滿者不可以高飛,文章不成者不可以誅罰,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政教不順者不可以煩大臣。今先生儼然不遠千里而庭教之,願以異日。」


蘇秦曰:「臣固疑大王之不能用也。昔者神農伐補遂,黃帝伐涿鹿而禽蚩尤,堯伐驩兜,舜伐三苗,禹伐共工,湯伐有夏,文王伐崇,武王伐紂,齊桓任戰而伯天下。由此觀之,惡有不戰者乎?古者使車轂擊馳,言語相結,天下為一;約從連橫,兵革不藏;文士並飭,諸侯亂惑;萬端俱起,不可勝理;科條既備,民多偽態;書策稠濁,百姓不足;上下相愁,民無所聊;明言章理,兵甲愈起;辯言偉服,戰攻不息;繁稱文辭,天下不治;舌弊耳聾,不見成功;行義約信,天下不親。於是,乃廢文任武,厚養死士,綴甲厲兵,效勝於戰場。夫徒處而致利,安坐而廣地,雖古五帝、三王、五伯,明主賢君,常欲坐而致之,其勢不能,故以戰續之。寬則兩軍相攻,迫則杖戟相橦,然後可建大功。是故兵勝於外,義強於內;威立於上,民服於下。今欲并天下,凌萬乘,詘敵國,制海內,子元元,臣諸侯,非兵不可!今之嗣主,忽於至道,皆惛於教,亂於治,迷於言,或於語,沈於辯,溺於辭。以此論之,王固不能行也。」


說秦王書十上而說不行。黑貂之裘弊,黃金百斤盡,資用乏絕,去秦而歸。羸縢履蹻,負書擔橐,形容枯槁,面目犂黑,狀有歸色。歸至家,妻不下絍,嫂不為炊,父母不與言。蘇秦喟歎曰:「妻不以我為夫,嫂不以我為叔,父母不以我為子,是皆秦之罪也。」乃夜發書,陳篋數十,得太公陰符之謀,伏而誦之,簡練以為揣摩。讀書欲睡,引錐自刺其股,血流至足。曰:「安有說人主不能出其金玉錦繡,取卿相之尊者乎?」期年揣摩成,曰:「此真可以說當世之君矣!」


於是乃摩燕烏集闕,見說趙王於華屋之下,抵掌而談。趙王大悅,封為武安君。受相印,革車百乘,綿繡千純,白壁百雙,黃金萬溢,以隨其後,約從散橫,以抑強秦。


故蘇秦相於趙而關不通。當此之時,天下之大,萬民之眾,王侯之威,謀臣之權,皆欲決蘇秦之策。不費斗糧,未煩一兵,未戰一士,未絕一絃,未折一矢,諸侯相親,賢於兄弟。夫賢人在而天下服,一人用而天下從。故曰:式於政,不式於勇;式於廊廟之內,不式於四境之外。當秦之隆,黃金萬溢為用,轉轂連騎,炫熿於道,山東之國,從風而服,使趙大重。且夫蘇秦特窮巷掘門、桑戶棬樞之士耳,伏軾撙銜,橫歷天下,廷說諸侯之王,杜左右之口,天下莫之能伉。


將說楚王,路過洛陽,父母聞之,清宮除道,張樂設飲,郊迎三十里。妻側目而視,傾耳而聽;嫂虵行匍伏,四拜自跪而謝。蘇秦曰:「嫂,何前倨而後卑也?」嫂曰:「以季子之位尊而多金。」蘇秦曰:「嗟乎!貧窮則父母不子,富貴則親戚畏懼。人生世上,勢位富貴,蓋可忽乎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