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0月23日 星期五

拾丸山上雪山西稜

雪山西南稜一直沒有開放,遂想一探究竟。230林道猜測應該還是可以走到28k工寮的,不管怎麼樣,拾丸山──志摩稜線還是有一點類拓荒的小收穫。

2007中秋
預計行程
第一天:台中—小雪山莊—拾丸山—大空地營地C1
第二天:C1—志摩山—(輕裝中雪山)--志摩山C2
第三天:C2—可汗池—匹匹達營地C3
第四天:C3—大雪山—奇峻山—頭鷹山—弓水大南鞍部營地C4
第五天:C4—(輕裝火石山)—博可爾草原—翠池C5
第六天:C5—雪山主峰—369—七卡登山口

主要參考紀錄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8563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0208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8442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9128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7880
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288&ReplyArticleID=18030

實際行程
第一天:台中—小雪山莊—登山口前500公尺—瞭望台—拾丸谷C1
第二天:C1—拾丸山—拾丸山東北方溪谷取水—返主稜—志摩山西鞍C2
第三天:C2—志摩山—中雪山—26K—28K工寮C3
第四天:C3—溪谷上切—匹匹達山—匹匹達營地C4
第五天:C4—大雪山—奇峻山—頭鷹山—弓水大南鞍部—火石山登山口營地C5
第六天:C5—輕裝往返火石山—博可爾草原—下翠池—翠池—雪主—369山莊C6
第七天:C6—七卡登山口—遊客中心公車站

說明
隊員:兩人(高山及中級山登山經驗)
天氣:前四天陰天後三天晴天(出發前中颱剛過,故水源穩定充沛)

行程簡述(因為未做詳細紀錄,僅提供大致狀況供參考)
第一天(天氣陰):
6點從台中市出發,包一台計程車前往大雪山森林遊樂區,在收費站等了15分鐘左右,直到8點才開閘門放行,約8點半抵達小雪山莊(50K處),9點左右出發。小雪山林道就位在小雪山莊正後面(230林道入口的隔壁),入口沒有什麼特別標示,沿著車道往上走就對了,雖然路況ok,不過有柵欄檔著,車只能停在小雪山莊停車場。前行約10分鐘會看到軍事管制區禁止進入的柵欄,假裝沒看見續行水泥路…。又約30分鐘後,不巧遇到軍營的人,要求我們立刻離開…,為了避免再遭遇麻煩,雖然還沒走到登山口,我們就先殺進林中,大約是在登山口前500公尺大迴轉的地方(從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3288&ReplyArticleID=18030 裡面的地圖可以看的清楚),原本想說反正是同一條稜線且離登山口也不遠了,自己殺出一段血路應該沒問題,沒想到植被簡直是囂張到嚇人,僅有的一名男丁,從10點一直殺到下午近1點半才接上路徑(完全就是康莊大道),真想哭!快2點時才抵達了倒塌瞭望台(一旁工寮尚可住數人,無水),行程嚴重落後。過了瞭望台後路況明顯變差,大概就是一路摔著下到拾丸谷的吧,這段路後半的路徑不清楚且難行,幾乎是靠路標前進,加上沿路倒木多,速度實在很難加快。拾丸谷沒想像中的大,只是一片讓人覺得終於可以從林子裡出來透透氣的草坡,從入眼的第一片草坡斷續的沿著路徑往上延伸數百公尺(分別在稜的兩側),草坡的盡頭就是疊石之所在。抵達拾丸谷已經5點,隨處找了平坦地紮營,無水但避風(我們是在入眼的第一片草坡處即紮營,至於稜另一側之拾丸谷是否避風並不知)。從瞭望台到拾丸谷間,記憶中沒有其他可紮營之處。

說明~~若是從登山口出發則沿路都有路標,路線均為沿稜走,今天的路底都蠻難走的。

第二天(天氣陰):
6點多出發,從拾丸谷沿著路標續行抵達拾丸山約7點半,山頂有硬砍出之營地,可搭一頂帳。過拾丸山後亦有路標,雖然越來越難跟(路標距離不定,且有倒木掩蓋路徑,簡單說就是雖然有路標,找路還是難免),還是要想辦法跟到,絕對可節省大量時間。拾丸山下東鞍的路徑原則靠右(如果跟丟路標時可試著向右切),快要下到鞍部底時,路標會離開稜線,直接指引下東北方溪谷,下溪谷的路標反而多且清楚。但我們在這遇到了麻煩:我們跟著路標離開稜線,在林中下降一段距離後,進入了一條小乾溪溝,沿著小乾溪溝再往下走幾分鐘,竟抵達了一水源充沛的溪流(過溪要跳石鞋子才不會濕),此相接口有多條路標,然而我們怎樣都找不到下一條路標到底在哪?從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18563 記錄判斷,我們如果是到了兩乾溪匯流處(雖然眼前的完全不是乾溪溝),那麼路徑應該是右轉沿著有水的溪流上溯,然而上探路有水難行且無路標;我們如果還沒到兩乾溪溝匯流處,表示我們還要繼續下溯等待另一條乾溪溝來會,然下探路亦有水難行且無路標。那過溪上切路又如何?還是沒有路標。沿路明明都有路標怎麼會突然都不見?記錄中明明都是乾溪溝,那這水源充沛之溪流又是怎麼回事?一切至今成謎,有待高人指點。幾經討論,我們還是決定原路退回拾丸山東鞍,再自己開路由稜線進攻,至少之前成大有走過,表示是可行的。行程又因此遲延,取了大量的水備用。切回拾丸山東鞍後,就完全沒有路標了,一切靠自己。植被一樣難纏,稜線比地圖上呈現的更亂更曲折(至少要準備25000分之一的地圖),尤其在稜線由東北轉北的鞍部前後(也就是成大紀錄中戲稱「小曼山」的南鞍一帶)。此處稜線比預期的更靠右(溪谷向上侵蝕的蠻深的),務必要小心地判。我們路上有經過2-3個水池(看天池,水質可),不過不容易發現,最好不要當成計畫中的水源。通過鞍部之後,大致就向北延稜上切,不難,不久會再度看到路標出現(應該就是從大空地營地延伸上來的路徑),這時又已經是下午快兩點的事了。路標一樣要小心跟,沿稜陡上一段後,路標並沒有上小曼山頭(不過看起來好像也不遠了,補充:小曼山實為志摩山西側約1公里之無名山頭),而是直接慢慢繞到志摩山西鞍。志摩山西鞍沒什麼空地,但要在箭竹路徑上搭個兩人睡的外帳還是勉強可以,已經3點半了,就紮吧,無水。

說明~~若是在溪底有跟到路標,那沿路跟路標即可,如未下溪,則一路皆為沿稜走。

第三天(天氣陰)
5點半出發,繼續跟路標沿稜前進,路徑有點亂,不是跟的很順利。志摩山頂前一個小假山頭上有岔路,一為直行一為右轉,選擇有綁數條路標的路徑右轉,幾分鐘後即達志摩山頂,時間大概在七點之前,山頂還蠻大的只是不很平坦,登頂路標超多,原來有這麼多隊伍已經造訪過了。由此望中雪山很近,本考慮單攻往返再由稜線通往匹匹達,但在考量水源因素下(不知可汗池狀況),還是決定重裝推向230林道,計畫紮在28k工寮。由志摩山通往中雪山的路口很明顯也有路標,大致就是往北走,雖然一路仍有惱人的箭竹夾道,且偶有超大倒木檔道需要找路,但相較前兩天的路況,這段路底算是非常清楚。中雪山前的假山頭不少,越走就越覺得中雪山遠也越煩,直到紀念碑之後的下一個山頭才真的是中雪山。紀念碑的展望比中雪山還好,值得花時間停留一下,不過看到匹匹達往西延伸到志摩山的稜線好像已經不再像之前那麼糟糕後(大多為草坡),有點後悔重裝往230林道推(明天有得爬了)!因為改變行程後,今天變成了休息日,走起來沒時間壓力,混到11點才抵達中雪山頂(從紀念碑過來約20分鐘)。如果是輕裝的話,應該可以在6小時以內從志摩山往返中雪山。從志摩山到中雪山之間幾乎沒有營地,不過還是可看到一兩處有隊伍緊急紮營的痕跡,應該蠻慘的。在山頂曬裝備到12點才出發,接下來就是百岳路徑狂陡下快700多公尺,花了兩個小時終於接上林到26.5k處(有水)。接下來的林道十分平緩,幾處崩坍也都已有前人路基或路標,不至於有危險,晃了一個小時到了28k工寮,比想像中的好,至少不會漏水也可避風,再往前走幾分鐘就可取到水,3天來終於可以好好享受一下營地的休閒生活。黃鼠狼當晚也在工寮開起舞會。

說明~~整日都有路標,路況較前兩天好,均為沿稜走。不過我們並沒有探從志摩山往東是否也有路標或路徑。

第四天(天氣陰)
5點從工寮出發,約10分鐘抵達溪流處,路沿著溪谷往上,時在溪左時在溪右,有路標或疊石,但不密集,昨夜下了陣大雨,水甚大,過溪還得脫鞋,浪費不少時間。大約6點半才抵達上切口,面向上游的話上切口在右手邊(溪的左岸),有一約6米的垂直落差,土質極鬆,須「完全」依靠繩索才能爬上去,已有架繩可供利用,但固定點並不是很穩,後人使用時還是得萬分小心,這裡應該是這七天行程中最危險的地方。接下來就是陡上,在濕箭竹中漫行,完全不想休息。大約8點半再度抵達抵達溪溝,已為乾溪溝,往後的路就是把這條溪給溯完(無困難地形),會直接進入草原,並接上主稜的鞍部。(往後的路僅略述重點,詳細可參看其他記錄)沿路路標清楚,延稜上到匹匹達山(有假山頭),往下數分鐘即可達匹匹達鞍部營地,是分散的數個營地,而沒有一個很大的營地。我們並沒有紮在鞍部,而是紮在剛下匹匹達山不久左邊的樹林邊(在路徑上即可看到,離路徑大概20公尺),有現成的大帆布外帳及營繩(還是要自己搭),很平坦感覺也很避風,如果是帳棚僅可搭一頂四人帳。匹匹達的看天池並沒有水,如果此時沒有水(颱風才剛走不久),要在這取看天池的水應該是機會渺茫,因為我們從林道背上來的水還夠,就沒有到大雪山下溪溝取水,水況無法回報。抵達匹匹達的時間才1點多,原本想要往前推到奇峻山前伏流紮營,因為發懶就紮營了,事後證明這個決定是對的:躺在匹匹達草原看光景的變化真的很美。今晚剛好是中秋節,隔著外帳,整夜被月光照映著。

說明~~之後百岳路徑都很清楚,有迷路之虞的才會特別說明。

第五天(大晴天)
5點出發,約5點20抵達大雪山岔路口(離主峰大概2分鐘吧),往返主峰再回到岔路口時剛好日出,老天爺終於賜給我們完美的大晴天。整段雪山西稜的精華應該就在匹匹達山到大雪山北峰北鞍間的草坡,這也是為什麼紮在匹匹達是正確的,早上六點走在這段草坡真是賞心悅目,要是下午走應該也無心欣賞美景吧。也可以換句話說,雪山西稜除了這段草坡外,根本就是箭竹海…。在抵達奇峻山伏流前,會先穿過一段草坡,在這花了點時間找路,雖然有路標,但總是綁在看不見的地方(要是從上往下走會簡單多了),簡單說就是往右上方切,要是切到樹林邊還沒有看到路徑,就再往更上方切,終究會找到路的(要看到路標才算,因為樹林邊有疊石,但其實並沒有路,而是要更往上),穿過樹林後不久就會遇到伏流。此時伏流水很大,水都流到路徑上了很難會錯過,若是水小時應該也可以靠路標找到伏流頭,在這個神奇的地方發現伏流真的是天賜的禮物。約九點多抵達奇峻山(展望佳),鬼混一下,10點抵達頭鷹山(展望可),在這裡call無線電,好心大哥幫忙告知留守遲歸一天。10點半離開頭鷹山後就陷入無止盡的陡下坡,之後接上勘查道,很好走,如果沒有惱人的箭竹就100分了。之後經過一岔路口,左右都有路標,直覺取右往草原(推測左側樹林裡應該就是弓水池,不敢確定),往前不久又遇一伏流,感覺比較不穩定。12點半抵達弓水大南鞍部。參看其他紀錄有分弓水營地、大南營地,但我實在只覺得有弓水大南鞍部一個營地…。時間還早,繼續往火石山營地拼。往前約10分鐘又有充沛水源,應該是記錄中的大南山登山口水源,但是沒注意到登山口在哪,不久又有一兩個類似的水源,不清楚是否穩定。通往火石山的路又臭又長,http://www.keepon.com.tw/ActiveSite/Article/One.asp?ArticleID=20208 的記錄雖是輕裝但很詳細,具參考性,我們這段路程所花的時間大概都是輕裝的1.5-2倍之間,不贅述。火石山營地約15分鐘距離開始出現兩三處水源。抵達火石山營地(同時也是火石山登山口)近下午5點,營地就在溪邊,腹地不大,如果擠不下可到石瀑下營地紮營。需注意的是從弓水大南走過來的方向,通往火石山營地的路經過最後石瀑後會緩緩的往右下切,而且剛好被一橫倒大木擋住看不見,我們一開始沒注意到,就傻傻的重裝往火石山去了(陡上)。營地還可,只是半夜會有小動物會在睡袋上衝來衝去的。

第六天(大晴天)
6點出發輕裝攻火石山,約40分鐘登頂,遠遠望著下翠池、翠池和雪山主峰逐起的一面牆,想到今天真的翻的過去嗎?約8點拔營出發,上上下下的龜了很久終於出了博可爾草原。出博可爾草原有一段很長的亂石地形,路標較少,原則為緩上,即可發現隱約的路標。博可爾草原的路被走的很亂,路標很少,我們還是乖乖的走大之字型(雖然走起來有點煩),希望大家也能遵守這樣走,免得起霧時容易迷路。如果順利的話,通過博可爾草原大約只要30分鐘(方向為往右上,幾乎上到草原稜線),之後進入樹林,續往上爬升,景象越來越美,終於擺脫箭竹,下翠池就出現眼前,時間約12點半,很優靜的水池,水質感覺也不錯,吃午餐。續行的路徑需穿過下翠池左側,沿路圓柏陪伴,又適逢高山烏頭花季,雖然通往翠池的路仍為之字型上升,走起來也不累。下翠池與翠池間有一溪溝水源。2點抵達翠池,稍加休息就得趕路。上次出翠池是清晨,體力正佳也不覺累,這次在最後碎石坡竟是覺得苦啊,連從鞍部到主峰間都停下來休息數次。3點半終於到了雪山主峰,第四次的雪山主峰嚐起來滋味格外甜美。下殺369山莊之後的行程就省略了吧。

補充:
1. 沿路的水源我也說不上哪個是穩定哪個不穩定,因為在颱風後都蠻穩定的。
2. 雪山西稜大部分時間都是在箭竹裡游泳,要有心理準備,我們運氣好上主稜後都大晴天,終於不用再洗澡。
3. 拾丸山登山口的軍事管制區還是一個難題,這樣玩捉迷藏的遊戲也不是辦法,真的蠻無解的,各自保重。
4. 若有錯誤歡迎指正,若有疑問歡迎發問。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