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歷史小說出版的觀察及短評二月河的《 奪宮》

不用窮經皓首,我的毛都白了。




六四之後,中國冒出一堆歷史小說及電視連續劇,埋首故紙堆是相對地安全的。二月河的康雍乾帝王系列小說即是這種背景產生的。


另外,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傷痕文學不論在題材或市場,大概也疲弱了,有點閒錢的讀者需要更新鮮的讀物,俗文學方面二月河的小說可以視做這個潮流的產物應運而生,有點像宋代話本起源的社會經濟背景。這股風潮一直延燒,題材一直燒到清末民初《張之洞》、《曾國藩》、《楊度》等,雖然都是暢銷書,但不如二月河當時橫掃的熱況。最近的演變則是《明朝那些事兒》所引爆的口語繹史,一時之間書店架上的歷史類書籍,都是那些事兒、這些事兒。這些系列書少則厚厚三冊,多則如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有二十冊之多,可消磨好多時間啊!



最近重看了一次《康熙大帝──奪宮》,就休閒的角度來看,仍是非常喜歡。



從章回小說的傳統脈絡觀察,鋪陳、敘事、結構都比傳統的章回小說強。略讀,情節引人入勝,當故事書看也很過癮。細讀,可以考究自己中文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書中引用穿插了一些奏摺、詩詞、民間曲詞。


情節人物當然是真真假假,考究自己的史學記憶與功力也是樂趣之一。



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史實儘管不嚴謹(必然是不嚴謹),但觸發閱讀者對歷史探究的興趣。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2010年11月13日 星期六

一本有意思的繪本──《野日記》

死亡是什麼?



標準的「雕蟲小技」及「小題大做」、寓意幽遠的佳作。


我必須坦承不喜歡及很少看繪本,但有被這一本打到。


這本繪本甚至不是個故事,只是一個死亡的開始與屍體腐化的過程與大自然合而為一的變化。


意在言外與畫外,非常飽滿值得一看。

2010年11月5日 星期五

小說的閱讀流暢度──《鹽田兒女》讀後

看了也想咬死「慶生」!







寫這種負面評論吃力不討好,但還是想誠實地寫些讀後感。



這本書很有印象,從得獎、朋友的引介、改編成戲劇我都有印象。1994年出版至今41刷,想必在五六年級裡頭是部充滿著回憶的小說,若說自己有什麼文藝青年的遺跡,《鹽田兒女》是很多人可以想得起來且印象深刻的佐證。



先提一個比較小的問題。──可讀性。



卷頭的小說獎決審委員評語中的一則,最後附帶一提的:「台語方言的運用相當清爽傳神。」──朱炎。



回頭看到這一句,其實有點啞然失笑。沒記錯的話,朱炎好像是以前的台大文學院院長,當時年紀應該很大了。我恰好讀過他的作品,可以理解為大概是一輩子不懂台語方言的大陸籍學者。這是啞然失笑其一。



從小說的可轉譯性而不失其藝術價值來檢驗,《鹽田兒女》就不是那麼優了。



第二評:「......。雖然是小格局的作品,卻很精緻完整。」──李喬。



「小格局」確是的論。



原因不僅是內容,其一是方言口語的運用過多,阻礙了閱讀的流暢度。個人的觀點以為,方言的運用,要在畫龍點睛之處,而不是連篇累牘地運用,導致閱讀的障礙。書中南部海口腔的口吻,對慣用台語台中腔的我而言,不太能精確掌握。



從鄉土文學的光譜看下來,本書明顯地是這一光譜的餘緒。鄉土文學的作品很多是藉由貧苦的生活對政治社會的控訴,放射出的格局比較大。之後,在政府的操控下,把鄉土文學的寫作導入軟性的、不具政治社會批判的內容。



所以說本書是鄉土文學變調的餘緒,是另一種包裝的言情小說,主題是愛的期待與回饋,甚至中下階層的女主人翁仍隱然有作者拋不開的文藝腔,就難怪少男少女為了沾點文藝氣息,而狂熱閱讀了。






其二這本小說的技巧不是太好,尤其是後半段,感覺很急著交待結局,就變得是個好看的故事,而降低了小說的藝術水平。




這個好看的故事,原因不外乎愛情的因素以及同理心(主角的第二代,很多是我自己的經驗),但小說的格局卻被寫小了。這個題材並非不能把格局寫大。舉例來說,電影「斷背山」的人物故事都很簡單,但傳達出來的情感及藝術層次,誰會不承認是恢宏而上乘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