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1月14日 星期日

歷史小說出版的觀察及短評二月河的《 奪宮》

不用窮經皓首,我的毛都白了。




六四之後,中國冒出一堆歷史小說及電視連續劇,埋首故紙堆是相對地安全的。二月河的康雍乾帝王系列小說即是這種背景產生的。


另外,中國自改革開放後,傷痕文學不論在題材或市場,大概也疲弱了,有點閒錢的讀者需要更新鮮的讀物,俗文學方面二月河的小說可以視做這個潮流的產物應運而生,有點像宋代話本起源的社會經濟背景。這股風潮一直延燒,題材一直燒到清末民初《張之洞》、《曾國藩》、《楊度》等,雖然都是暢銷書,但不如二月河當時橫掃的熱況。最近的演變則是《明朝那些事兒》所引爆的口語繹史,一時之間書店架上的歷史類書籍,都是那些事兒、這些事兒。這些系列書少則厚厚三冊,多則如二月河的帝王系列,有二十冊之多,可消磨好多時間啊!



最近重看了一次《康熙大帝──奪宮》,就休閒的角度來看,仍是非常喜歡。



從章回小說的傳統脈絡觀察,鋪陳、敘事、結構都比傳統的章回小說強。略讀,情節引人入勝,當故事書看也很過癮。細讀,可以考究自己中文的閱讀與鑒賞能力,書中引用穿插了一些奏摺、詩詞、民間曲詞。


情節人物當然是真真假假,考究自己的史學記憶與功力也是樂趣之一。



從史學的角度來看,史實儘管不嚴謹(必然是不嚴謹),但觸發閱讀者對歷史探究的興趣。當然,這是題外話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