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11月25日 星期三

我看諾斯替gnostics


以前在看希臘羅馬史時,一直對gnosticism一詞感到困惑,因為沒有一本書能給予諾斯替一個很清晰的概念。如果我照抄維基百科,相信這將是一篇很無聊的引用文。當然我沒有打算這麼做。

在很多宗教裡都可以看到諾斯替的陰影(文獻上只存在於鬥爭史的落敗方,被判為異端),因此看來看去何謂諾斯替都是莫衷一是。研究者必需有一套的理論去框所見到的文獻,但套用在諾斯替卻是越說越模糊。其實說穿了,諾斯替就是「故弄玄虛」。

所謂的神秘,其邏輯是不可言說,那想說什麼的就可在「秘」上做很多文章了。
況且既是神秘的,就有好奇心想進入看看,而且將信仰的主體寄託在不可言筌的「秘」上,那可真是顛撲不破啊。換句話說,即儒家所說的「神道設教」了。難怪會有許許多多文獻呈現出利用「秘」這個道理的教理、教儀….教主。

諾斯替被正統的宗教壓抑了千年,在這個講究多元典範價值的時代,終於….混水摸魚地復興了(在這裡講的很..小..聲..)且大大的復興了,書店裡一堆新時代new age的書,如賽斯、卡巴拉等…..都是。在基督教、伊斯蘭教、藏傳佛教、印度教、瑜珈等……可以看到諾斯替任意套用其中神秘要素的痕跡。但…….

很難釐清的是,潛伏在古代宗教經典中的「秘」也可能是諾斯替古代同謀的遺產。

我比較有興趣的倒是「秘」的吸引力何在,因為我也是被吸引而不可自拔者。無法說清楚它的特質、卻隱約感受到它的存在。傾心的一些作家、詩人作品中都有「秘」的特質,例如,布雷克、紀伯崙、梅列日科夫斯基、尼采等。有人比喻為帶有諾斯替「幽靈」的遊魂,真是比喻的太恰當了。

另外,像ravel的Piano concerto in G - II Adagio assai及孔雀舞曲這類致幻、出神的音樂,恐怕也是受到諾斯替幽靈的啟示。

對諾斯替有與趣者可上「維基」及下面連結的文章
http://tw.myblog.yahoo.com/ignatius-sky/article?mid=1403&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