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民國 100年──談紀年




100年,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未有 如此長的年號,反常即妖,但似乎未有人省思過這個問題。



號,部編國語辭典:君主時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漢書˙卷六˙武帝紀「建元元年」句下顏師古˙:「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 可見這是封建時代2000多年的古老玩意兒。



以世界史觀之,以年號紀年是中國首創,而漢文化圈所獨有的文化。因此,漢文化圈影響所及的日本、韓國、琉球、蒙古、越南等大多在二十世紀時仍保有年號。如今僅存台灣、日本、北韓仍以年號紀年。



據漢書武帝本紀,顏師古注:年號紀年始於武帝元鼎三年。溯其起源,紀年是具有政治的意含的。


《春秋》一書孔子以魯國君的諡號N年敘事,如桓公元年...等。史記周本紀也是如此,因為諡號是死後才有的,因此可知是追敘的史書筆法,並非當時代的紀年方法。



戰國時代利用歲星(木星)運行的規律來作紀年之用,比較中性而無政治意含。



歲星在恆星星座中的位置是逐年移動的,循環一個周期約需十二年。戰國時的天文曆法家便把黃道周圍平均劃分為十二“次”,十二次就是


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彼時以每年歲星在某一個“次”的天文現來紀年,例如“歲在星紀”,“歲在玄枵”等。這種歲星紀年法在戰國時代編著的《左傳》和《國語》兩書曾應用過。後來更創造出十二個太歲名:


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落荒、協洽、敦牂、涒灘、作鄂、閹茂、大淵獻、困敦、赤若奮


以上引自楊寬《戰國史》


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每一卷之下又可見到習見於漢代的「太歲紀年法」,分為歲陽


焉逢、端蒙、游兆、彊梧、徒維、祝犁、商潢、昭陽、橫艾、尚章


與歲陰,也就是上述的太歲名(但次序跟名稱略有差異)如干支一般地組成歲名。這二十二個名詞的意義跟來源用古漢語的學問至今仍難以索解。《日知錄》卷二十一的〈古人不以甲子名歲〉講得正是漢代以前用的太歲紀年法。《日知錄》同篇文章提到:自經學日衰,人趨簡便,乃以甲子至癸亥代之。


從〈古人不以甲子名歲〉的後文分析,當是自漢武帝後官方文書紀年用帝王年號,民間或雜用干支紀年。干支紀日、紀月起源甚早,早於太歲紀年法,大概是太歲紀年法太煩索了,因此代以干支紀年,這個方式綿延久遠,農民曆、命理等至今仍使用著深入於庶民的文化之中。



簡單地回顧了以前的紀年法之後,再來考察一下「民國100年」,就可清楚地知道「妖」在何處了。



維基百科「民國」條:


宣統三年辛亥年(1911),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於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帝制。湖北軍政府的文告和各省響應的宣言不使用年號,使用黃帝紀元;但革命黨人討論成立共和政府時,認爲黃帝紀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各省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大會,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912元旦正式就職,通電各省,頒訂國號為中華民國,並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號,以黃帝紀元46091113日(191211)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並改用公曆。中華民國成立前的紀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質言之,民國元年乃中華民國元年的簡稱,民國這個年號乃是象徵著共和的理想,從今日觀之,是當時的一種政治象徵。最吊詭的是這個規定是當時的臨時政府僅以一紙命令通令各省,在袁世凱正式當上總統後並沒有憲法的追認,然後經過軍閥混戰,直到民國三十六年制憲,也沒有追認載入憲法,如此一直混用到今日。但事實上我們的公文卻一直使用著民國紀年的。



我試著想像當時的革命家在選用紀年時,西元是很快被否定的,虛無飄渺的黃帝紀元是不符合革命家的進步觀的,黃帝紀元是沒有根基或根據的當然不予採用。而最後採用「民國」也是不錯的折衷,但仍拖著古老中國的尾巴.....年號,但當時人怎麼也沒想到一用用了 100年。



但年號既然富有政治意含,100年後早已時空互異,怎麼看「民國」這個年號都有那麼點不合時宜。日本的年號「平成」尚且有著與時俱進的意識,台灣是否該保有年號?或更換年號?



我的看法是年號仍可看作一種有別於西方文化的特色予以保留,在現在台灣的政治時空中,早就該制憲實行第二共和了,那就順便換個年號吧!並且把年號的一應規定載入六法全書裡頭。



這個議題其實是可以跟中國的野心若即若離地玩一下文字遊戲並宣示台灣的主權的,畢竟中國現在可是沒有年號這玩意的,老傳統也是寶物一件啊!這才是本文的初衷啊。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