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29日 星期一

從史景遷的中譯書目看獨立書店的出版困境



記得是在 2001年上課時教授談到敘事時建議的書單裡有提到這本書,書單並不是一次開列,上課偶而提及,累積起來的數量很驚人,也沒有很注意這本書。但終究跑了趟唐山書局買下這本書。輕薄短小,當時覺得很普通的故事,不怎麼好看, 只是把它看完。



最近正好在看《利馬竇傳》,利馬竇在遭遇異文化理解與被理解的困境時,很自然地就想到《胡若望的疑問》,於是再重讀一遍,且看得很過癮。



很多人說唐山這一版翻得不好,但我覺得還不錯,除了校對上的疏忽,有一些錯文錯字。


第二次看完此書,於是我查了一下史景遷的著作書目:


追尋現代中國》(1990)[2]

《康熙與曹寅:一個皇室寵臣的生涯揭秘》(1965

《改變中國:在中國的西方顧問》(1969

《中國皇帝:康熙自畫像》(1974

《王氏之死:大歷史背後的小人物命運》(1978

《天安門:中國人及其革命,18951980年》(1981),

《利瑪竇的記憶宮殿》(1984

胡若望的疑問》(1987),

《中國縱橫:一個漢學家的學術探索之旅》(1992

《上帝的中國之子:洪秀全的太平天國》(1994

《大汗之國:西方眼中的中國》(1998

《毛澤東》(1999

《皇帝與秀才:皇權遊戲中的文人悲劇》(2001

《叛國之書》/《雍正王朝之大義覺迷》

《天安門:中國的知識份子與革命》(2007

《前朝夢憶:張岱的浮華與蒼涼》



這個擷取自維基百科中文的出版序列很容易誤會為史景遷著作中譯的出版序列,

事實上是英文原著的出版序列。對比國圖的史景遷中譯本的出版年序列,很清楚地看出唐山書局獨具慧眼地出版了《胡若望的疑問》,是史景遷著作中第一本中譯本,一開始為學院所注意,後來才被大出版社相中,強力促銷,待暢銷之後唐山便無力再談其它史景遷著作的版權了。



純屬猜測,自己做個紀錄。

2011年8月25日 星期四

五股溼地賞燕--意外發現一則生態警惕

該換手機了....XD





八月底的周日下午有個朋友聚會,毛怪硬是不辭辛勞地堅持要去五股溼地看黃昏的群燕蔽空,荒野的文案寫得很吸引人:



與家燕共舞一場盛夏黃昏的溼地圓舞曲
每年春天,住家騎樓下總會進駐一批嬌客,牠們就是築巢在屋簷下的家燕。
燕爸爸跟燕媽媽在完成養育後代的任務後,就會帶著今年出生的小寶寶們飛往南方遷移渡冬,
所以八月盛夏,成群的燕子聚集在食物豐富的蘆葦叢溼地裡,做群飛演練準備南返。
五股溼地內的蘆葦草澤區,是每年燕群過境最愛停留的地方,
每日黃昏,數以萬計的家燕、洋燕、棕沙燕、赤腰燕等,便會從四面八方飛到這裡做晚點名。
旋風式的群燕在蘆葦叢上空迅速盤旋,升升降降、横衝直闖,像極千軍萬馬滿天飛舞,....




聚會結束後匆忙趕往五股溼地。毛怪的功課做得不夠,也沒有帶地圖,僅知道位置在基隆河與大漢溪的匯流口附近。靠著記憶第一時間就驅車下五股交流道,直奔新北市自行車道,淡水河舊獅仔頭隘口的位置。但毛怪直說不是這裡。

於是從成蘆橋出五股,走快速道路迷途到輔大,沿途見證了偉大的高架橋建設與新莊副都心的巨擘,再從舊二省道繞回五股工業區進二重疏洪道,原來地點就在二重疏洪道靠成蘆橋這一端。



停好車子,太陽在林口台地上顯露著明顯的渾圓輪廓,找到荒野在成蘆橋下的駐站,看燕子的人群約有 100人分成三隊正準備出發,很巧地毛怪 遇到荒野 21期一起研習義解課程的松蘿,便一起擠在隊伍裡出發。這個行程完全是免費的,途中荒野的義解會解說溼地生態。



天色剛去掉夏季強烈的紫外線,淡淡的晚霞前一群群埃及聖鹮雁行畫過天際,一開始還認不出來,形如鐮刀的鳥喙剪影很清楚地勾畫出即景的浪漫與生態實際的險惡,不過十分鐘,隨意畫過天際的外來種埃及聖鹮少說有五十隻。



等埃及聖鹮飛過,天色更暗,燕子遮蔽天定空的飛行秀就開始上演了。



我查了一下維基百科的「家燕」:

食物,主要以等昆蟲為主食。繁殖於建築物(尤其在屋簷下)築巢,每年繁殖2窩,大多在5月至6月初和6月中旬至7月初。每窩產卵46枚。第二窩為25枚。卵乳白色。雌雄共同孵卵,1415天幼鳥出殼,親鳥共同飼餵。雛鳥約20天出飛,再喂56天,就可自己取食。



因此天空中這一萬隻燕子大概有三分之二是幼鳥,飛行技術明顯看來不是那麼流暢,飛行軌跡略顯笨拙。最令人激動的燕子不僅在天空中,更會四面八方地低飛掠過,感覺很逼真,但也沒說有失速撞到賞鳥人的。這景象令我想起電影「中途島戰役」的海戰,燕子成群地振翅、盤旋、掠水、俯衝...宛如盯上美軍航母的神風特攻隊。





解說員說,這些燕子以蚊蠅為食,一天大概要吃個五百隻,而且五股溼地的食物不太夠。的確,我們並未感受到蚊子的叮咬,大概都被吃光了吧。在想像裡,做為一隻出類拔萃的燕子競爭非常激烈,成長的每一個階段都是生命嚴苛的考驗,比聯考更嚴酷。燕子得學習飛得更好,以在食物不足的五股溼地脫穎而出。



回家後我查了一些資料,像家燕這種數量多易見的鳥類在古典詩詞裡非常地多,例如: 晏幾道的臨江仙(上闕)

夢後樓臺高鎖,酒醒簾幕低垂。去年春恨卻來時。落花人獨立,微雨燕雙飛。

這種觀察是符合繁殖期的季節家燕的描述的,而且也符合家燕的分佈。


在另一首白居易的詩「燕詩示劉叟」中,對繁殖期的哺育過程及雛燕更有精細的觀察。

(叟有愛子,背叟逃去,叟甚悲念之。叟少年時,亦嘗如是。故作燕詩以諭之。)   梁上有雙燕,翩翩雄與雌。銜泥兩椽間,一巢生四兒。 四兒日夜長,索食聲孜孜。青蟲不易捕,黃口無飽期。 觜爪雖欲敝,心力不知疲。須臾十(一作千)來往,猶恐巢中飢。 辛勤三十日,母瘦雛漸肥。喃喃教言語,一一刷毛衣。 一旦羽翼成,引上庭樹枝。舉翅不回顧,隨風四散飛。 雌雄空中鳴,聲盡呼不歸。卻入空巢裏,啁啾終夜悲。 燕燕爾勿悲,爾當返自思。思爾為雛日,高飛背母時。 當時父母念,今日爾應知。


當查到五股溼地,也就是二重疏洪道的資料時,卻是一則令人震驚的生態警惕。主要資料是來自於已停刊的《人間》雜誌,19862月第四期的一篇文章〈當一個村落從地圖上消失...〉。其前言寫道:



前年的八月十六日,
台北縣的洲後村,一個具有悠久歷史的移民村落,
在警察警備下,夷為平地,永遠從地圖上消失。
這篇費時年餘的現地報告,告訴您一個粗疏、不正確的
社區遷移計畫,會為政府與人民雙方帶來
如何嚴重的損壞與隱憂……




當時的時代背景主要在控訴及批判威權時代政策的粗糙執行,以致一個古老的原生文化聚落徹底地消失了。而文章中略有提到二重疏洪道計畫中的一項,炸開獅仔頭隘口,導致海水倒灌進入台北盆地,從現在來檢驗,標準的人定勝天思維,卻陷入了治一經損一經的循環困境,而周圍的高架道路及地產開發仍貪婪地在土地上鋪上一層層的水泥。




我很深刻地聯想到一個存在已久的疑惑,為何河海交界的水筆仔會出現在中山高橋下的淡水河邊,那可還是內河水域啊?原來炸開獅仔頭隘口,潮汐得以使海水更深入內河,於是生態便永遠地改變了。我不禁讚嘆大自然的奧妙,原本未炸開隘口時,二重疏洪道附近的洪水來得快,去的也快。河水由於隘口形成對倒灌海水更大的壓力,以前海水是不曾進入台北盆地的。錯誤的政策不僅使得一個古老的聚落文化徹底消失,違抗大自然的粗糙工程更改變了原有的生態,其結果沒有更好,損失還在持續增加中....





20110821於五股溼地

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民國 100年──談紀年




100年,古今中外,歷朝歷代未有 如此長的年號,反常即妖,但似乎未有人省思過這個問題。



號,部編國語辭典:君主時代帝王紀元所立的名號。漢書˙卷六˙武帝紀「建元元年」句下顏師古˙:「自古帝王未有年號,始起於此。」 可見這是封建時代2000多年的古老玩意兒。



以世界史觀之,以年號紀年是中國首創,而漢文化圈所獨有的文化。因此,漢文化圈影響所及的日本、韓國、琉球、蒙古、越南等大多在二十世紀時仍保有年號。如今僅存台灣、日本、北韓仍以年號紀年。



據漢書武帝本紀,顏師古注:年號紀年始於武帝元鼎三年。溯其起源,紀年是具有政治的意含的。


《春秋》一書孔子以魯國君的諡號N年敘事,如桓公元年...等。史記周本紀也是如此,因為諡號是死後才有的,因此可知是追敘的史書筆法,並非當時代的紀年方法。



戰國時代利用歲星(木星)運行的規律來作紀年之用,比較中性而無政治意含。



歲星在恆星星座中的位置是逐年移動的,循環一個周期約需十二年。戰國時的天文曆法家便把黃道周圍平均劃分為十二“次”,十二次就是


星紀、玄枵、娵訾、降婁、大梁、實沈、鶉首、鶉火、鶉尾、壽星、大火、析木



彼時以每年歲星在某一個“次”的天文現來紀年,例如“歲在星紀”,“歲在玄枵”等。這種歲星紀年法在戰國時代編著的《左傳》和《國語》兩書曾應用過。後來更創造出十二個太歲名:


攝提格、單閼、執徐、大落荒、協洽、敦牂、涒灘、作鄂、閹茂、大淵獻、困敦、赤若奮


以上引自楊寬《戰國史》


在司馬光的《資治通鑑》裡每一卷之下又可見到習見於漢代的「太歲紀年法」,分為歲陽


焉逢、端蒙、游兆、彊梧、徒維、祝犁、商潢、昭陽、橫艾、尚章


與歲陰,也就是上述的太歲名(但次序跟名稱略有差異)如干支一般地組成歲名。這二十二個名詞的意義跟來源用古漢語的學問至今仍難以索解。《日知錄》卷二十一的〈古人不以甲子名歲〉講得正是漢代以前用的太歲紀年法。《日知錄》同篇文章提到:自經學日衰,人趨簡便,乃以甲子至癸亥代之。


從〈古人不以甲子名歲〉的後文分析,當是自漢武帝後官方文書紀年用帝王年號,民間或雜用干支紀年。干支紀日、紀月起源甚早,早於太歲紀年法,大概是太歲紀年法太煩索了,因此代以干支紀年,這個方式綿延久遠,農民曆、命理等至今仍使用著深入於庶民的文化之中。



簡單地回顧了以前的紀年法之後,再來考察一下「民國100年」,就可清楚地知道「妖」在何處了。



維基百科「民國」條:


宣統三年辛亥年(1911),孫中山領導的革命黨人於武昌起義,推翻清朝帝制。湖北軍政府的文告和各省響應的宣言不使用年號,使用黃帝紀元;但革命黨人討論成立共和政府時,認爲黃帝紀年也不合民主共和的宗旨。各省代表於十二月二十九日在南京召開臨時大總統選舉大會,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臨時大總統。次年(1912元旦正式就職,通電各省,頒訂國號為中華民國,並且不再使用帝制的年號,以黃帝紀元46091113日(191211)為中華民國元年元旦,並改用公曆。中華民國成立前的紀年可用「民前」,例如,民前一年就是1911年。



質言之,民國元年乃中華民國元年的簡稱,民國這個年號乃是象徵著共和的理想,從今日觀之,是當時的一種政治象徵。最吊詭的是這個規定是當時的臨時政府僅以一紙命令通令各省,在袁世凱正式當上總統後並沒有憲法的追認,然後經過軍閥混戰,直到民國三十六年制憲,也沒有追認載入憲法,如此一直混用到今日。但事實上我們的公文卻一直使用著民國紀年的。



我試著想像當時的革命家在選用紀年時,西元是很快被否定的,虛無飄渺的黃帝紀元是不符合革命家的進步觀的,黃帝紀元是沒有根基或根據的當然不予採用。而最後採用「民國」也是不錯的折衷,但仍拖著古老中國的尾巴.....年號,但當時人怎麼也沒想到一用用了 100年。



但年號既然富有政治意含,100年後早已時空互異,怎麼看「民國」這個年號都有那麼點不合時宜。日本的年號「平成」尚且有著與時俱進的意識,台灣是否該保有年號?或更換年號?



我的看法是年號仍可看作一種有別於西方文化的特色予以保留,在現在台灣的政治時空中,早就該制憲實行第二共和了,那就順便換個年號吧!並且把年號的一應規定載入六法全書裡頭。



這個議題其實是可以跟中國的野心若即若離地玩一下文字遊戲並宣示台灣的主權的,畢竟中國現在可是沒有年號這玩意的,老傳統也是寶物一件啊!這才是本文的初衷啊。


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拖戲的《棋靈王》

《棋靈王》的結局不是很令人很滿意,從網路上流傳的結局可見一般。這個真假難辨的結局充滿了網路謠言的要素:揭開高永夏的影射及韓國的反彈--->(仇韓情緒) 。進藤下出決勝的一手,且帶有強烈秀策風格的妙著打敗桑原本因坊,登上棋壇的高峰---->(巔峰) ,並在二次因島之行隱約地向塔矢透露出秘密的另一個進藤(佐為) 。

上述的結局到底是不是編劇的腳本之一只有天曉得,正式出版的漫畫結局呈現了讀者的期待落差,恰恰是典型的少年勵志成長漫畫常見的困境。過關斬將是故事的主軸,在連載上編劇端不出新意,只得虎頭蛇尾般地在頁尾寫上一個"完..."。

這樣就結束了嗎?是的,隽永的結局不是連載漫畫的目的,在商業邏輯上,連載過程的張力與撈夠鈔票才是大前題。

不能否認《棋靈王》是本好看的漫畫,但以主題「圍棋」而言,它僅能說些傳奇故事,其實從頭到尾並沒有進入圍棋的核心,那個核心才是真正的幽玄之處,但顯然《棋靈王》無意或沒有能力進入那個幽玄之處,畢竟那是吃力不討好的,不符合看漫畫的原則。即便是內裡想傳達環保意識的《風之谷》,對嗜漫畫族群而言,好看的故事甚於書評的分析與盛讚,細索其中的微言大意並非看漫畫的目的。

那麼《棋靈王》究竟有沒有那麼一點文學上的況味呢?如果要從這個角度去評判,我覺得在佐為跟塔矢名人在網路上下出那一局後,佐為了無遺憾地消失,就可為故事做一個開放式的結局了。



就日文原書名《棋魂》來看,原本是個很超越的主題,但《棋靈王》的內容並沒有超越少年漫畫的層次。


2011年8月9日 星期二

沈悶時代的失落---PSB's king's cross

king's cross 是pet shop boys在 1987年的成名專輯〈actually〉裡頭的壓軸之作,相對於冠軍曲west  end girl很少見到討論,但憂傷的電子音樂曲風很輕易地感染憂鬱的情緒。




口語化的歌詞裡講得其實很隱晦.國中時聽著卡帶其實並沒有看懂歌詞。

King's Cross"

The man at the back of the queue was sent
To feel the smack of firm government
Linger by the flyposter, for a fight
It's the same story every night
I've been hurt and we've been had
You leave home, and you don't go back

Someone told me Monday, someone told me Saturday
Wait until tomorrow and there's still no way
Read it in a book or write it in a lette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Only last night I found myself lost
By the station called King's Cross
Dead and wounded on either side
You know it's only a matter of time
I've been good and I've been bad
I've been guilty of hanging around

Someone told me Monday, someone told me Saturday
Wait until tomorrow and there's still no way
Read it in a book or write it in a lette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So I went looking out today
For the one who got away
Murder walking round the block
Ending up in King's Cross
Good luck, bad luck waiting in a line
It takes more than the matter of time

Someone told me Monday, someone told me Saturday
Wait until tomorrow and there's still no way
Read it in a book or write it in a lette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Someone told me Monday, someone told me Saturday
Wait until tomorrow and there's still no way
Read it in a book or write it in a letter
Wake up in the morning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And there's still no guarantee
There is still no guarantee

開頭第二句的SMACK不知是否影射海洛因.第二句歌詞唱得不像是抄來的版本,存疑中?




從英國的流行音樂文化中,這類的歌曲尚有THE SMITHS 1984年同名專輯裡頭的Heaven Knows I'm Miserable Now大致上反應的是青少年酒精濫用的情況。
1996年的電影Trainspotting談的同樣是毒品濫用的問題,但影片中描述的像是 80'S的蘇格蘭。其中描述吸毒幻象的配樂Perfect Day是LOU REED寫於 1972,
也許該去查一下 1972-1996英國青少年問題的文章.是否符合流行音樂文化的這個序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