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2月2日 星期三

金剛經邏輯舉例──戲說《西洋文化史》

這本書是大學時上「西洋通史課」的教科書,課名可能有點不太對,但大概是那個意思。


這種教科書以前讀起來覺得很枯燥,素來沒有丟書的習慣,於是畢業後很長一段時間就靜靜擱在書櫃裡頭。前陣子朋友相約考公職,於是再翻出來重讀一次。公職最後沒有去考,但重讀的經驗還蠻有趣的,過程中充滿了回憶,作一些註記權做讀後心得,算不得登大雅之堂的評論。



文組的在高中都有讀西洋文化史,兩本薄薄的小開本,合計不到三百頁,如金科玉律般捧在手裡翻來覆去用心的背,聯考要拿個三四十分不是難事。



上了大學歷史系,「西洋通史」是大一必修,這本《西洋文化史》在篇幅、字數是高中課本合計的十倍以上,當年一開始不太適應,足見當時的高中教育與大學教育是截然無法銜接的。不曉得現在的高三與大一銜接得情況如何,總之,衷心地建議大一修這門課的學生,快速地找一個「西洋通史」的版本讀兩遍,通史的「通」是個「全」、「完整」的疏闊概念,需要一字不漏快速地閱讀,過程中不要太多的思索。第二遍同樣要快速,同時要訓練找出專題的能力與興趣。再來就專心針對授課老師的要求去準備,通常很容易拿到學分的。重要的是第二遍的閱讀同時可以測試適不適合讀歷史系。



「中國通史」課同樣適用上述的方法。


有了這個「通」、「全」的疏闊概念(或是印象)後,往後會發現歷史系的課都有一個有趣的共同特徵,──每一門課都是有始無終。「清史」上了一學期,清兵還入不了山海關,「美國史」上了一學期獨立戰爭還沒打。原因是一開始都在介紹跟分析史料。也就是說,歷史系的課並不告訴學生發生了什麼事,而是要學生自己去理解發生了什麼事,及相關的探討(如意義...等)。 



歷史系有上述的風格,回過頭再讀一次《西洋文化史》才發現當時的老師開這本書的深意,針對甫進大學的大一生進行多方面的考驗、訓練,以期快速進入史學這個領域。當然,其中一個關鍵是歷史系全然是自我鞭策用功閱讀的科系,這個自我認知非常地重要。



這本教科書是翻譯自E M Berns的《Western Civilzations》的第八版。換句話說,是一本銷量百萬不斷修訂的教科書,肯定是本好書。好在哪裡呢?



修〈西洋通史〉課時同時也買了最新的英文修訂十一版,因此很容易比對出來,書的好壞在哪裡。英文版的編輯只有一個字:「讚!」行文優美、彩色插圖精美、圖說詳細,最重要的是每個時代都附有若干地圖。



中文版的就厲害了。上述所有的優點一概黑白印刷,插圖一概不清晰,使讀者更容易專注於內容的研讀。地圖一概不清楚,培養讀者更深刻的相關地理位置,否則對內文很難理解。



其中的內文就更妙了。


譯名前後不一,讀者需得運用「外部考證」加「內部考證」的功夫,加以克服,否則難以連貫。而這種克服就得運用前文提到的讀書方法──迅速仔細得閱讀。就內外部考證而言,這門課的老師應該是善意地要大一學生先預習與自習大四「史學方法」的若干內容。



再者,譯文一概生硬不通順,甚至難以理解或完全誤譯。那這書怎麼讀下去呢?


這就必需用心體會中國傳統的師徒溝通的心法──意會,再加上運用佛學上的金剛經的邏輯。



在閱讀的過程中,學生第一步直接理解到《西洋文化史》是《Western Civilzations》,然後發現《西洋文化史》不等於《Western Civilzations》。在這個層次上授課老師要學生默會於心的真理是:「讀〈西洋文化史〉能不懂英文嗎?」這是基礎,你最好還要懂法文、德文。不然買本修訂十一版的《Western Civilzations》是幹嗎的。



歷史系的修業骨子裡其實非常地嚴苛。


例如,上〈遼金元史〉時幫老師整理過史料長編(就是每人分若干頁,一條一摘錄出來),〈西洋通史〉課則是把《Western Civilzations》每人分配若干頁翻譯,做為期末作業。隔年中文版出來後,還可以尋譯出自己作業的部分散發著撲鼻的書香。多清楚的開悟啊!千萬別讀中文版,除非願意花時間做內外部考證。


接著,待懂得什麼是〈西洋文化史〉後,才算是略具基礎,方能進入這門學問。所以,很多人買一兩本歷史的書來讀一讀,便可宣稱喜愛歷史。但用這個方法檢驗,就可發現大多數人參的算是歷史的野狐禪了(事實上,很多同學躍不過這一關,接著的四年念得索然無味或者痛苦的非常的多)。



最後,稍為提一下關於西洋通史這個類型書的系譜,就像二十五史有著中國史的系譜來源。


簡單地說,它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希羅多德的《歷史》一書。之後,隨著時代的遞嬗,一大段時間乃用作基督宗教的神學演繹,近代則自神學演繹中解脫,然後歷經了十九世紀的民族主義色彩,而有今日所看到E M Berns所著的《Western Civilzations》一書。關於通史的簡單系譜可參考《史學:文化中的文化》一書第二章。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