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11月15日 星期二

讀長阿含經卷二遊行經(上)筆記




經名初閱不得索解。一開卷:摩竭王阿闍世欲伐跋祇命婆羅門大臣禹舍問世尊的意見。

世尊顧左右而言:跋祇
1.數相集會。講議正事
2.君臣和順。上下相敬
3.奉法曉忌。不違禮度
4孝事父母。敬順師長
5恭於宗廟。致敬鬼神
6.閨門潔淨。戲笑。言不及邪
7.宗事沙門。敬持戒者。瞻視護養。未甞懈惓

接著為羅閱祇城比丘講七不退法即上述的七事。現實意義上的倫理。復講六不退法則宗教意義的。

然後就是一連串地到各地說法,也就是「遊行」。據說這卷《遊行經》記載釋迦牟尼死去世前一年至去世時遊行各地的說法。事實與否可能很難考,但讀其中的內容多散文敘述,不同於大乘經典的恢宏語調與風格,大致應該是實錄可信的。不過卷末有一段魔波旬催促佛滅度則是文獻流傳很有趣的一段。文見下引:

佛告阿難。宜知是時。阿難承佛意旨。即從座起。禮佛而去。去佛不遠。在一樹下靜意思惟。間未久。時魔波旬來白佛。佛意無欲。可般涅槃。今正是時。宜速滅度。  

佛告波旬。且止。且止。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涅槃。須我諸比丘集。又能自調。勇捍無怯。到安隱處。逮得己利。為人導師。演布經教。顯於句義。若有異論。能以正法而降伏之。又以神變。自身作證。如是弟子皆悉未集。又諸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普皆如是。亦復未集。今者要當廣於梵行。演布覺意。使諸天人普見神變。
  
時。魔波旬復白佛言。佛昔於鬱鞞羅尼連禪水邊。阿遊波尼俱律樹下初成正覺。我時至世尊所。勸請如來可般涅槃。今正是時。宜速滅度。爾時。如來即報我言。止。止。波旬。我自知時。如來今者未取涅槃。須我諸弟子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乃取滅度。佛今弟子已集。乃至天人見神變化。今正是時。何不滅度。
  
佛言。止。止。波旬。佛自知時不久住也。是後三月。於本生處拘尸那竭娑羅園雙樹間。當取滅度。時。魔即念。佛不虛言。今必滅度。歡喜踊躍。忽然不現。
  
魔去未久。佛即於遮婆羅塔。定意三昧。捨命住壽。當此之時。地大震動。舉國人民莫不驚怖。衣毛為竪。佛放大光。徹照無窮。幽冥之處。莫不蒙明。各得相見。


我猜測當時的釋迦牟尼經歷了一段心路歷程,並且口述了經過,最後被傳寫了下來。但不確定是在傳寫的哪一個過程被神化為現在所見的版本。

除此之前,經中所言釋迦牟尼的一些說法教誨幾幾乎都可肯定是出自釋迦牟尼所言(當然也是我猜的)都極寫實,不若大乘經典那麼恢宏而不可思議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