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8日 星期三

不負責任《基地系列》解題──漫評Asimov《基地》

據出版社的朋友說,《基地系列》賣得並不好,賣不贏奇幻題材。但事實上《基地系列》有不少的擁護者,因此顯現出來的現象是年輕人愛奇幻更甚於愛科幻題材。而經典科幻小說《基地》免不了受著時間披沙瀝金的試煉,雖然我很喜歡《基地》,但很憂慮《基地》的價值會只剩下科幻小說族譜學而言,歷史上紀錄一筆創新的科幻小說著作。


注意!《基地》是1942年寫就,距今超過一甲子。



「以撒.艾西莫夫Isaac Asimov 1920-1992,被譽為廿世紀三大科幻小說家之一。

艾西莫夫無所不寫,一生著作近五百本。在他眾多科幻小說中,《機器人》與《基地》是最有名的兩大系列。」

──以上引自奇幻基地出版的《基地》中譯本導讀。



另外,導讀有提到〈基地系列〉是先有一個龐大的架構,然後開始逐步經營,前後長達五十年,總共七冊。這個龐大結構的靈感,Asimov自承是來自Edward Gibbon 1737-1794的歷史名著《羅馬帝國衰亡史》。Edward Gibbon以文學的形式寫就這部起自奧古斯都稱帝,至東羅馬帝國滅亡,時間跨度長達1500年的歷史鉅作。不難想像Asimov在兩遍的閱讀過程中,對羅馬帝國的時間跨度及幅員廣闊,在掩卷嘆息之際,不免有天地悠悠的文學藝術意象深刻在腦海之中。這樣的意象很容易在〈基地系列〉中找到,恰好是作者想比附之筆下的「第一銀河帝國」的。殊不見書中人物常脫口說出:「銀河啊!」骨子裡所透露出銀河帝國廣大無邊際與歷史的悠遠之喟嘆。



但在《基地》一書裡頭,歷史的紛雜並不重要,那是用文學的筆法加以簡化點綴的印象,作者所要敷演的是龐大架構的重要引爆點,這個點很聳動,統治整個廣大銀河,有著12000年歷史的第一銀河帝國即將盛極而衰,從心理史學家從數學中算出,從帝國從邊緣區域的小崩解,將迅速導致帝國的瓦解,文明衰退,且要經過2000年的文明黑暗與倒退,銀河第二帝國才會回復到第一銀河帝國既有的繁榮昌盛與偉大。



《基地》的成功,除了靈感、架構外,在出版及寫作上得力於編輯的專業意見。



原本Asimov想創作一個前述的靈感、架構下的短篇小說。

編輯建議:構思一個未來史大綱,創作一系列中、短篇小說,每個故事都是開放式的。

在1941年這是很有商業眼光的出版操作。而《基地》的成功,帶來之後五十年陸續出版的《基地後傳》及狗尾續貂的《基地前傳》。



並不清楚這種史詩般的未來史科幻小說的出版操作是否出自Asimov的創新,從科幻類的系譜來看,後來的電影(星際大戰)、電視(星艦迷航記)、動漫(銀河英雄傳說)以及小說,都有層出不窮的類似的操作。因此在書中的導讀才會說,沒有《基地》不會產生喬治.盧卡斯的《星際大戰》系列電影。


.................................................................

這類未來史綱的作品,不論是電視、電影、動漫、小說都有著大眾娛樂的特點,似乎多半沒有結局或結局不令人滿意。這種結果是編輯建議Asimov:「創作一系列的中短篇小說,每個故事都是開放式的... 。」這種出版發行類型的宿命──賣得好續集不斷,賣不好則戛然而止。



以基地三部曲來說是符合上述的類型宿命分析的,因此基地後傳不如三部曲,前傳更是遠不如了。雖然如此,我還是帶有消磨時間作用地把前傳看完,但大概懶得寫心得了,就很一般的冒險小說,混合著很多暢銷書小說的要素。



至於導讀所強調的深度,可以從《基地》寫作伊始的點1941年來分析。



「謝頓危機」仿自湯恩比的歷史哲學「挑戰/回應」,其10卷的《歷史砰究》1936-1954陸續出版。



《基地》第二篇的主旨:科技不對稱的優勢。顯現的是科學本位主義以及二戰前後美國的國力。二戰後有pax Americaee一詞的出現,正是美國國力的展現。pax Americaee仿自pax Romana,《基地》的靈感又來自《羅馬帝國衰亡史》,無形中基地成了美國的暗喻。



第三篇則深化科技不對稱的優勢,使之成為宗教統治。從這裡可以清楚理解到Asimov的科學理性思維,他必然也是一位無神論者,顯然是啟蒙運動以降科學家思維與心理的寫照。



第四第五篇:科技──經濟霸權──政治霸權的結論。這很明顯的是近現代歐美歷史的認識。



縱使不是很認同上述的主旨,或乍看之下漏洞百出(例如:沒有網際網路,但可以從事星際旅行之類的看著看著很彆扭的感覺。),但從小說的角度來看是無妨的。《基地》有自己的邏輯,太較真小說就不好看了。從另一個角度來看,也就是本文開頭所提的「披沙瀝金的考驗──時間」。



就科幻的「科」而言,《基地》沒有前瞻玄遠的想像或構想(《2001太空漫遊》就是此類型之一),因此60年代新浪潮運動後,Asimov就覺得自己有點過時了。這大槪跟整個系列敷演50年之久脫不了關係,前傳線乎是印第安那瓊斯的科幻版。

就「幻」而言,不如現在的奇幻小說的天馬行空(《基地與地球》未脫離《第二基地》的「幻」的部分)。因此行銷動作頗大的《基地系列》賣不贏五花八門光怪陸離的奇幻書系是注定了。



《基地》事實上20年前在台灣就翻譯出版過了,對前輩啟迪心智的先知感到無上的敬佩,這畢竟是一系列好看而又有意義的科幻小說,尤其是《基地》是一本很精彩而推薦的短篇小說。


我特別找了一下今版的中文版權,.....大概是過了版權的宣告時限了,找不到!



我想說的是....哈哈哈,心照不宣。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