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樣的,張孟談!仔仔我也姓張....
先題解一下。
趙策前兩篇先敘及智伯帥趙韓魏瓜分了范氏、中行氏。
然後,智伯帥韓、魏想要瓜分了趙,過程中張孟談做為
趙襄子的家臣,以高明的謀略反向聯合了韓魏滅了智伯
。張孟談有很高的政治智慧,像李泌一樣,使唐朝轉危
為安,傳奇般地功成身退。下面引用《趙策》裡頭,
「既固趙宗」後,張孟談與趙襄子的一段對話:
------------------------------------------------------
(張孟談對趙襄子說:)今臣之名顯而身尊,權重而眾服
,臣願捐功名,去權勢以離眾。」襄子恨然曰:「何哉?
吾聞輔主者名顯,功大者身尊,任國者權重,信忠在己而
眾服焉。此先聖之所以集國家,安社稷乎!子何為然?」
張孟談對曰:「君之所言,成功之美也。臣之所謂,持國
之道也。臣觀成事,聞往古,天下之美同,臣主之權均之
能美,未之有也。前事之不忘,后事之師。君若弗圖,則
臣力不足。」
---------------------------------------------------------
「臣主之權均之能美,未之有也。」雖然是屬於自然力。
但張孟談對最上層的治權做出很正確的分析,言外之意則
是他謙退的原因。最了不起的是,這應該是對古代君主政
治最上層結構治權的剖析時序最早的的論。
證諸中國史,歷代這種自然力都存在,因此漢高祖、明太
祖大殺有軍功的將領,而宋太祖則杯酒釋兵權。唐高祖、
太宗時,有功武將均難能當上宰相。
當然,這裡不能確定「張孟談既固趙宗」這事是否為真。
而可嘆的事,之後諡號趙武靈王的趙雍死於沙丘之亂,
則顯然未記取先世趙襄子與張孟談的這段故事了。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