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年後重看《綠化樹》,才驚覺它是大手筆。
好看的小說定義可能很多...,二十年前高中時覺得好看,現在仍然覺得《綠化樹》好看,一點都沒有隨著看小說的經驗值增加而降低了對這本小說的喜愛與推崇。
偉大的小說定義可能很多...,《綠化樹》被許多喜愛者私下珍藏著。
有一天在師大夜市路底的二手書店,架上一本墨綠底的書背、紅色的書名欄,第一時間就認出了久違的《綠化樹》。撫摩著二十年的舊書,彷彿遇見老朋友一般。故事大網還記得,很好看的一部中篇小說。
一九八七年七月十五日解嚴,新地出版社在同年稍早算準時機就出版了「當代中國大陸作家叢刊」第一輯共十本,墨綠色封面的小開本我陸續地買了七本,但這七本小說跑到哪裡去了?卻怎麼也想不起來。
想不起來就先擱著,老朋友得先敘舊,於是站在書架前看了第一章,一看便一發不可收拾,這可是本大手筆的小說啊,頓時想去櫃台買單。看了一下售價兩佰,薄薄一本全部是字的二手中篇小說不應該這麼貴啊?回神翻了版權頁的原始售價,竟被刻意地畫掉。
硬是不信邪地回老家翻箱倒櫃,找了一下午,結果還是沒找到。但靈光乍現地想起這七本書借人十五年了,學妹都結婚生子了,透過FB一問,奇蹟似地還在。
這書是一九八九年在公館唐山書局以110元買的,當時好像可以吃兩客鳳城的三寶飯,或是東南亞戲院看兩部二輪西片,但二手小說的書價會變貴確是件很稀有的事。
《綠化樹》的好在於人人看得懂,內容與處境並不艱深,從生活出發講一個大饑荒年代裡的故事。好看的小說很有畫面,《綠化樹》就開頭的畫面就很生動。
偉大的小說勾劃人性,《綠化樹》用簡煉的文字畫了畫面,說了故事,還批判了政治。更重要的是《綠化樹》辛辣幽默,看似行雲流水,實則是作者高度的寫作技巧所琢磨的成果。雖然缺少傳奇與哲思這類小說類型的魅力與睿智,但平實中所蘊藏的能量一如哈金的《落地》,甚至比哈金還驚人,我覺得。
作者張賢亮後來就沒寫小說做生意去了,沒能維持文壇的熱度,我覺得有點可惜。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