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27日 星期二

關於兩本《西洋中古史》




手頭上有兩本《西洋中古史》,都是出版超過二十年的書,不考慮新的研究成果和觀點的話仍是值得一讀的。

一是王任光編著,國立編譯館出版的部編大學用書。另一本是袁傳偉譯,五南出版的。


第一本誠如作者在序言所談到的這是拿他上課的講義整理出版的,對初窺西洋中古史者是個不錯的選擇,畢竟老師細心整理過,而且校對精細,中西文譯名對照也鮮有錯誤,查考資料很方便。但它看起來不像是本史書,從頭到尾有著筆記整理的味道,當然也就沒什麼觀點可言。


早期台灣研究中古史的幾乎都跟輔大有點關係,又或是天主教徒,如一些神父像羅光等,曾留學義大利攻讀神學順便研讀歷史,像羅光就是可以直接閱謮拉丁文史料的學者之一。因此閱讀這類作者的著作唯一該謹慎的是作者對基督教維護的觀點。


另一本布賴恩.蒂爾尼與西德尼.佩因特合著的《西洋中古史:300-1475》是西方大學所採用的歷史教科書,應該是大陸人合譯的,但譯的質量很差(但前兩章譯得很棒,錯字沒有與,行文也很通順,怪哉!)譯文充滿西文語法與不知所云的譯文,而編輯上並未挑出糾正。其中錯誤包括西文專有名詞拼錯的一大堆,譯名前後不一,聖經引文直譯而不採一般教會的版本,從而在閱謮上形成障礙。而事實上閱讀此書有著被考究中古史功力的無奈。

不過,從內容上可以猜得出原著充滿對歷史的省思,不純然是資料的堆砌,而是一本真正的史書(但省略了很多西方學生的常識敘述,閱謮起來較吃力) ,套一句以前唸書時的老話,可以念英文的話不用受這種折磨。


總之,先看中文講義再看西文的中譯。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