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酬是門世事練達的高深學問,最近看到一則極高明的應酬文章,試著將社會上層結構上演的一齣微妙應酬做些記錄。
先看這篇文章:
比爾蓋茲拿不到英國移民簽證
2008.07.14 04:07 am
市值曾經高達6,000億美元的微軟公司,全球使用其視窗軟體的PC超過10億台,其總裁Bill Gates在7月初選擇退休,辭去微軟業務執行工作,開始其慈善公益的志業。針對沒有蓋茲的微軟,其〝The Road Ahead〞(1995年蓋茲的著作),全球媒體都高度注意。
比爾蓋茲為何拿不到英國的移民簽證?其實是英國本年度研擬計點制(Point-based system)的技術移民簽證辦法時所引起的爭議。由於新制較為嚴格,許多國際金融機構紛紛表示關切,尤其日本公司惟恐其員工的調動因新制對英語能力的要求而受影響。甚至有銀行提出質疑,一旦引用新制連比爾蓋茲都無法取得移民簽證,因為蓋茲沒有大學文憑。倫敦金融區的市長David Lewis也重話表示:「倫敦如不是國際都市,就會一無所有(London is an international city or it is nothing)。」在各方壓力下,移民部長承諾將再溝通,務期使新制在實務上可行(Will work in practice)。
比爾蓋茲如拿不到英國移民簽證,其唯一原因竟是「學歷」。可以想見在一堆煞有介事,表面冠冕堂皇的現實下,隱藏有一些不切實際的思維。問題往往出在設計制度研訂規定的人,或因嚴苛、或因縝密,將規範設計的似乎滴水不漏,卻在執行面上發現顯而易見的缺憾(例如:比爾蓋茲)。談到蓋茲,依據經濟學人報導,33年前當微軟公司初創之時,蓋茲曾訂有一條鐵律:任何人不得為程式設計比他差的主管工作(No employee should work for a boss who wrote worse computer code than they did)。簡言之,就是每一位主管都必須是程式設計高手。該規定實施五年後,蓋茲因須引進行銷人才Steve Ballmer,不得不廢棄此一自詡高明的規定。蓋茲當年必然沒有以學歷為進用的限制,卻引進另一種資格限制,後來才發現並不適用於別種專長。可見規定很難盡善盡美,學歷或資格條件等世俗定見之限制在講求實力主義的社會,有時反而是自尋煩惱。
去年年底台灣曾發生大學生休學從事直銷而引發一場論戰。記得當時有許多網路討論,引用大前研一的學歷無用論為彼此批駁的依據。本人識淺,雖知大前在其著作例如M型社會中曾有實力重於學歷的觀點,但不知大前有學歷無用的專著。談到專著,中年人士應都記得40餘年前,日本SONY創辦人盛田昭夫有感於年資制度及學歷主義橫行於日本,為鼓勵年輕人發揮自我或才華,曾有「學歷無用論」的名著。
名家立說,自然風行草偃,比爾蓋茲是否受盛田影響而自哈佛輟學,不得而知(從時間推算也有可能),但日台兩地不少年輕人拒絕進入大學,卻或多或少與此有關。
學歷是否無用?盛田言論有無被過度解讀?有關資料與文獻甚多,其實不必再予申論。茶餘飯後笑談所謂:「二十來歲比學歷,三、四十歲比資歷,年過五十比病歷」,無非意謂在職場初期,不論雇主或主管一時無法判別人才的高下,學歷成為不得不考量的標準;但假以時日,識見、實力、資歷的重要性逐漸凸顯,能創造業績,能解決問題的才是真英雄,學歷的重要性遠不如前,這才是盛田昭夫「學歷無用論」的真諦。
當然亮麗的學歷背後,潛藏有個人的勤奮、思考及判斷能力,此等特質對往後職場的表現自有助益;換言之,有用的不是學歷,而是上述基本面的特質。只要擁有此等特質,學歷並不如此重要;但如取得傲人學歷後卻喪失此等特質,學歷自然淪於無用。
寶來白總裁執著工作、勇於創新、培養人才不遺餘力,本人於證交所任內與其共同推動ETF時,深有體認。對他而言,其實學歷乃至榮譽博士,都因為其人格特質而無用,有用的乃是「學力」。
如果比爾蓋茲拿不到英國移民簽證,將絲豪無損其英名,受傷的反而是英國;欲以學歷高低或榮譽學位的授予,論斷成功的企業家,其理亦然。 【2008/07/14 經濟日報】
補充一下事件的背景:
2008年7月4日各大報頭條刊載了寶來證券集團總裁白文正自殺,遺體在澎湖尋獲的消息,引起社會各界極大的震撼。尋索其自殺的原因,據媒體報導,原因有二:
一、 涉嫌將寶來投信的股票高價賣給寶來證券,違反背信罪的官司在調查中。
二、 捲入政治風波。值立法院審查考試院長張俊彥的任命案,在台發行的港資媒體"壹周刊"指稱張在擔任交大校長期間與證券集團不當往來,接受其供養,其中一項例證是白文正獲頒交大的榮譽博士。
這其實是經濟日報的專欄文章,夾敘夾議,用時事當引子,將一個學歷與學力的孰重的辨證,做了一個極切實中肯的結論。末尾看得出作者章法謹嚴,文章功力深厚。引了比爾蓋茲為例,再引一個台灣的例子,就巧妙而合理地把墓誌銘彌縫在其中,顯揚了欲應酬的對應者了。別忘了,更重要的是這是重要的媒體專欄,在意者在意的不就是扭轉輿論以慰死者之靈。
深文周納,太厲害了。
陳冲的專欄文章都很棒,請參考另一篇
桔槔與抱甕
2008.06.30 03:38 am
經濟學人雜誌(The Economist)每期皆有書評,6月中旬一期介紹的一本新書名為The man who loved China,談的是知名胚胎生物學家轉為漢學家的李約瑟(Joseph Needham)。
眾所周知,傳奇一生的李約瑟專精中國古代科學發明,著有〝Science and Civilization in China〞《中國科學與文明》一書,全系列包括助手所著多達七卷17本,涵蓋數學、天文、物理、機械、土木、航海、印刷、煉丹、軍事、紡織等中國古代科學成就。著作本身固係鉅作,更有趣的是,李約瑟提出有名的「李約瑟難題」(Needham's grand question):既然中國在14世紀即已具備英國18世紀工業革命時期的條件,為何中國科學工藝突然停滯不前達數世紀,轉而落後於西方國家?歷來試圖解答此問題的學者專家,不計其數,但眾說紛紜,也無公認的定論。有責怪官僚主義者,有怪罪「重農抑商」者,有譴責科舉制度者,個人則一度偏愛人口眾多以致勞動替代需求偏低的說法,簡言之,就是「人口多到不需要節約人力的裝置」。
日前為先父治喪,找出其十年前之遺作「八十自述」詩,自述其知足無求的人生觀,其中最後二句「漢陰抱甕甘勞苦,偶有機心亦可羞」,饒富意味,尤其出自一位機械工程師筆下,尤具意義。「漢陰抱甕」的典故出自《莊子天地篇》:孔子門人子貢遊至漢陰地區,見一老翁抱水甕至井中汲水灌畦,即責怪老翁何以如此吃力不討好,因為當時已有一種機械「桔槔」,效率頗高,「有械於此,一日浸百畦」。老翁答的輕鬆又嚴正:本人並非不知有此桔槔,但是「有機械者必有機事,有機事者必有機心…吾非不知,羞而不為」。子貢聽後「瞞然慚,俯而不對」,並對弟子表示「功利機巧忘夫人之心」。「抱甕」基本上代表一種刻苦自勵的精神,否定「桔槔」巧思所代表可能的「機心」;子貢經不起老翁道德觀的訓詞,連對使用機械都會不好意思,可見在儒家主導的社會中,工藝發展須承擔多少壓力。
2004年9月,諾貝爾物理獎得主楊振寧在北京一場文化論壇中發表意見引發爭議。主要原因是楊振寧指出中國科學在近三世紀落後於西方的罪魁禍首是「易經」,尤其是易經中欠缺推演式的思維,以及對天人合一觀念的主張。對此論調,擁護易經的群眾當然不滿;個人當時亦認為不宜因易經中所含有的不確定性而遽認易經阻斷中國科學的進步。不過華人血液中科學DNA的存在,應該不容置疑。否則不能解釋何以中國火藥、印刷術、指南針的出現早於西方多達600年;也無從解釋同樣的鹽井鑽探技術早於西方達1,300年;更不用談都江堰的水利工程,觀天測算節氣的技術以及曾讓西方驚艷的紡織陶瓷精品。但是此種科學DNA又為何沉睡許久?
楊振寧教授在2004年的講評中其實還提到另外三項原因:第一是重入世而不出世(重視個案但輕忽理論架構);其二是科舉制度(才智之士考試導向);最後則是歧視技術工藝(認為是奇技淫巧)。如果把這三項原因綜合而一,無非是獨尊儒家而羞於技術的取巧。印證於「漢陰抱甕」的故事,可以發現此一思想於孔子時代即已存在,所以門人子貢才會滿臉羞愧,孔子早年為吏時,也從事會計工作(見《孟子萬章篇》),可見對數學並不陌生,但其只「作春秋」,並未發展出「算學」或「會計學」的理論。大智如孔子,其心中對各種學問的優先性,可以窺想。
解答「李約瑟難題」,辯論科學在中國為何一度停滯,其實似乎不具太大的意義。不僅因為求證不易,而且縱然僥倖得到結論,對現代華人也無益處,不如著眼未來,放眼前瞻。
例如近來在租稅改革問題上,不少人認為以往獎勵投資的租稅抵減不公,遺產稅的減免影響世代財富移轉的公平等,似乎忽視投資對科技提昇的貢獻,創造難以計數的就業機會以及刺激新產業的持續問世,看來某些責難是否又是一種「抱甕」道德觀的過度強化呢?
現代人還是可以「抱甕」,但是應限於道德修養面;至於有關科技研發方面,恐怕仍然需要「桔槔」一番!
【2008/06/30 經濟日報】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