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2月15日 星期四

遇見 白石傳說

十一月的時候在熱海岩場攀岩時巧遇一位台大山社OB,閒聊之下才知道他是《白石傳說》裡頭某一隊的領隊,我立刻脫口瞎猜「大安見睛橫斷安東軍山」?(我很常用這招,有沒有猜對都很容易拉進距離)沒想到就是。閒聊的內容拉裡拉雜,大致上圍繞著登山攀岩這類的活動,認知上有著危險性,但在年輕的內心裡有著躍躍欲試的悸動,多年後回憶,才驚覺年輕時的勇敢無畏精神。這位OB嘴巴嚷著:「當年怎會這麼敢衝?」眼神卻閃爍著青春歲月不留遺憾的風采。



那到底何謂白石傳說呢?在台灣登山史上,百岳的完成後大致上有幾個方向:技術攀登(溯溪、冰攀、海外遠征)及島內的中級山探勘路線。其中台大山社著力在中級山探勘路線的開發,並且是整個山區的踏查,然後集結了探勘成果並出版成書。年代的順序大致上是:
1.大濁水溪流域(南湖大山山區)
2。 丹大山區(丹大札記)
3。能高山區(白石傳說)
4。中央山脈南南段(南南物語)

在我大學登山社的時期《白石傳說》出版了,坦白講到底有內容有多神對初入山界的菜鳥實在無法領會,種種贊歎都是跟著學長姐的贊嘆以及自己的成長,開始認識到這是本很厲害的書。也就是先認識傳說這個字眼,慢慢體會到傳說的內在。我在登山的過程沒有遇過台大山社的隊伍(原因不言而喻),倒是有遇過逢甲成大跟政大的隊伍,後來發現每個學校的氣真的不大一樣。

那時候最強的幾個學校應該都有專注探勘的山塊,成大在南部山區,中興法商在太魯閣,逢甲的守城大山及干卓萬的會師....加上淡大、政大 ,實力最強的大概就這幾個學校了。比較可惜的是紀錄的發表保存索引好像普遍做得不是很好,有點可惜(也可能是我眼睛瞎了)。因此台大山社出版的四本探勘成果集就顯得很耀眼了。

就在那個登山菜鳥的暑假,開始狂飆式地認識台灣山岳與白石傳說。

由於社團辦公室在暑假會關閉,必需查閱影印的行程資料與地圖必需在暑假前搬到校外,於是我開始把堆在外宿客廰的地圖與行程資料,每個山區每個行程配合著地圖一份一份翻出來讀、比對行前企畫、速度等等。現在的登山客可能很難想像那是個還沒有網路可搜尋的年代。甚致有些行程資料必需去其他學校借,總之我去過台大中興法商借印過行程,去台大地質所借印過日據1/50000的地圖,而校際之間的裝備借用也很平常。

遇到「大安見晴橫斷安東軍」的領隊當晚,我翻了一下白石傳說。先解題一下好了,大安見晴是大安山與見晴山稜線,與安東軍山大致呈東西向,岳界稱之橫斷,百岳路線中的四個橫斷:馬博、新康、東郡及奇萊東稜這幾個路線都很硬,因此從小就對橫斷這個字眼有種豪氣干雲,不是普通人的路線。但奇怪的是雪山西稜沒有人稱橫斷?然而我對斷這個字很有意見,稜線不斷啊?但我始終沒有滿意的答案,繼續求救之。

大安見晴這個行程分成三次完成,因此在白石傳說中是三篇文章,但巧合完整的結構故事,還蠻好看的,而且前兩篇的作者很有文字筆觸。尤其是第二篇很戲劇性地全程下雨,上到森林界線時轉成白雪,於是隊伍的艱苦與撤退的掙扎描寫的很生動,也很精彩。文章於撤退後的感想很有登山感:

安靜下來後,我想我之所以難過,不單純是因為二度的撤退,而是:人的心裡有個想要完成的心願,原本以為這一次就可以實現,但覺得美好的一切正將開始的時候,一切便結束了,生命多麼不可預測......有人忍不住問道:「你真的確定會再來嗎?」「我們會在一起來嗎?」我也想問他們。

撤退過的都心有戚戚吧!

(後記)

前兩天一對情侶想騎機上向陽工作站去嘉明湖,而且南橫修路,定時放行車輛,問了我行程的意見。我想了一下實在覺得危險,就講了些結論:關於他們的計畫是多麼浪漫而不切實際且很危險。再寫完這篇後想法完全變了,孩子們,再仔細考慮後,若你覺得可行就去吧。我以前也覺得沒有哪裡去不了,至今仍回味無窮,這也就是為什麼要試著去冒險一下。

2016年10月24日 星期一

新竹印象:竹北蓮花寺

忘了拍蓮花寺 找一張竹13公路的傳統三合院配文
初見新埔鎮時,有一種文化差異的震撼,這種差異不如說是陌生,大概2000年時,年紀閱歷不到,而且媒體也沒那麼發達,情報誌等雜誌才剛發行不久,沒有大量的重覆影像熟悉新埔的紅磚三合院以及一些家廟,佛寺。

我無法真切地說出眼見的傳統建築其風格的差異,但很明顯的蓮華寺的磚牆顏色偏粉紅。蓮華寺位於犁頭山山麓,竹北往新埔的交界處,位置不高,但展望六家竹北重畫區的視野極佳,寺雖佔地不廣,但顯然是舊時鄉村重要的信仰中心。記得初次到蓮華寺時,六家到處是稻田,但方格道路是規畫好的,201610月再次造訪蓮華寺,望著六家的高樓,彷彿是坐了時光機,我心中是抗拒這種變化的,彷彿一個美好的年代就逝去了,或是就此在蓮華寺再也看不到頭前溪了,真是有點感傷。事實上在六家的頭前溪畔古早時,天朗氣清是可以看見雪山大霸的,現在除非是住在六家華廈的頂樓才看得到了,這種感傷大概就如同波特萊爾在惡之華的詩句寫道: 巴黎在變!但是不變的是我的憂鬱


2016年10月11日 星期二

登山史起源:1492年艾吉耶山首登與徐霞客




艾吉耶山(Mont Aiguille,大槪就是針山的意思)位於法國東南部韋科爾地區,山頂平坦,四周岩壁陡立,海拔2085米,相對高度為465米。其石灰岩的峭壁約有30條傳攀路線。1492年的首攀,被標誌為登山運動的起源,當時艾吉耶山自中世紀以來便被認為是座險峻無法克服的山。


1492年也就是哥倫布從西班牙出發航行至美洲的同一年,法王查理八世命令其內侍安托萬.德.維爾(Antoine de Ville)率領其登山隊成功登頂艾吉耶山。這個登山隊的成員其功能性在今日看來很特別,其中有石匠、木匠、神父,這些技術也等同於當時攻城堡的技術。這個登山隊使用了繩索攻城梯及其他人工器械登頂艾吉耶山,並在山頂待了八天,樹立了一座十字架及堆石小屋。由於使用了攀登技術,因此被視為登山運動的起源。

此後登山運動在經過十六世紀的熱潮後,就沈寂了,艾吉耶山的二度登頂是在約350年後的1834年,也就是十九世界紀的登山運動黃金年代。據當時的報導,在相隔不到一個月的時間,第三支登頂隊伍在山頂唱跳著馬賽進行由慶祝登頂。

那麼中國的紀錄呢?大概就推「徐霞客遊記」了。其遊歷中國山岳始於萬歷四十二年西元1613年,至崇禎十三年西元1630年共十八年。

從上述的艾吉耶山首登被視為登山運動的起源,其定義是基於攀登技術的運用。徐霞客在遊記中不確定有攀登技術及特定的登頂(地理環境也不一樣),然探險的意義是相同的。在遊記前清朝康熙年間楊名時所寫的序中提到:

霞客之遊也,升降於危崖絕壑,搜探於蛇龍窟宅,亙古人跡未到之區,不惜捐軀命,多方竭慮以赴之,期於必造其域,必窮其奧而後止。

同一篇序中又分析了徐霞客的個人特質:

觀其意趣所寄,往往出入於釋老仙佛,亦性質之近使然,而其為人之奇倔豪宕,於斯概見。

登山的同路人是否也一樣呢?^^